中俄企业密谋建设克里米亚隧道。图为克里米亚大桥。(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1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11月24日,据乌克兰安全部门截获的通讯,俄罗斯和中国的政府关联企业高管秘密讨论修建一条连接俄罗斯和克里米亚的水下隧道。美国智库报告指出,北京援俄输血令乌克兰大反攻乏力受挫。
中俄欲建立一条不受攻击的运输路线
《华盛顿邮报》11月24日独家报道称,根据乌克兰安全部门截获的通讯,俄罗斯和中国的政府关联企业高管就修建一条连接俄罗斯和克里米亚的水下隧道计划进行了秘密讨论,希望建立一条不受乌克兰攻击的运输路线。会谈的起因是俄罗斯对横跨刻赤海峡的11英里大桥的安全日益担忧,该桥梁是俄军的重要后勤线路,但曾两次遭到乌克兰打击,目前仍是易受攻击的战争目标。
报道指,谈判凸显了俄罗斯保持对克里米亚半岛控制的决心,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于2014年非法吞并的,同时也表明莫斯科越来越依赖中国作为全球支持的来源。据美国官员和工程专家称,在现有大桥附近修建隧道将面临巨大障碍。
专家们说,尽管该计划的可行性受到质疑,但俄罗斯有明确的理由推行这一计划。位于柏林的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中俄关系专家陈寒士(Alexander Gabuev)说,由于未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俄罗斯“面临着乌克兰将在未来多年内试图破坏克里米亚大桥的风险”。
报道指,该项目还将给中国带来政治和金融风险,因为中方从未正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而且中国的公司可能会受到美国和欧盟对莫斯科实施的经济制裁的影响。然而,截获的电子邮件显示,中国国有的建筑公司之一已表示愿意参与其中。
这些邮件是由乌克兰官员提供给《华盛顿邮报》的,他们希望揭露该项目以及中国可能参与其中。该报另外获得的其它信息也证实了这些邮件的真实性,其中包括公司注册文件显示,邮件中提到的个人参与的一个中俄财团最近在克里米亚成立。
最近几周在财团官员中流传的电子邮件提到了在克里米亚与中方代表的会面。其中一封日期为10月4日的邮件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愿意确保在克里米亚地区建设任何复杂程度的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
中国铁建是一家国有企业,建造了中国许多最大的公路和铁路网络,近年来通过2021年竣工的莫斯科地铁系统延长线等项目与俄罗斯建立了实质性联系。
乌克兰已宣布收复克里米亚是其主要目标之一,旨在切断俄罗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后勤线路。在提出隧道建议的同时,俄罗斯正在其自2014年以来占领或自去年全面入侵以来夺取的土地上推进其他基础设施项目。最近的卫星图像显示,亚速海沿岸新修了几段铁路,这是一条被占领陆路的一部分,也连接着俄罗斯和克里米亚。
这些建筑涉及与俄罗斯寡头罗滕贝格(Arkady Rotenberg)有关的公司,罗滕贝格是普京的儿时好友,通过克里姆林宫支持的项目,包括2014年索契冬奥会积累了巨额财富。
报道称,这些电子邮件还揭示了中方保守秘密的努力。一位人士强调,中国铁建只有在“完全保密的严格规定”下才会参与,并且任何合同上的公司名称都将被“另一个无关联的法人实体”取代。另一封电子邮件提到一家中国银行愿意“将其美元资金兑换成卢布,然后转移到克里米亚,为项目提供资金”。
这些邮件中提到了财团与中国铁建一位名叫徐华祥(音译、Xu Huaxiang)的高管进行的讨论。
中国大陆媒体报道徐华祥是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邮件中提到的名字或许是同一个人。
鉴于制裁和破坏的风险,美国官员和专家对中国铁建冒险参与其中表示惊讶。
国际重大交通建设计划专家表示,凭借中国的专业知识和设备,在克赤海峡兴建隧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工程相当于丹麦至德国之间的隧道,后者已施工8年,预计耗资逾87亿美元。
工程专家说,地下工程可以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进行,但该项目仍会将数千名员工、昂贵的设备和庞大的施工现场置于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专家说,由于受到攻击的威胁,俄罗斯和中国很可能无法使用在水面上使用巨型挖泥船的较新施工方法。相反,它们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传统的隧道掘进技术。
一位参与过多个世界最大隧道项目的工程师说:“除非攻击入口,否则很难破坏隧道”。他说,修建穿越刻赤海峡的隧道可能至少需要50亿美元,而且需要俄罗斯军方保护。
因此,克里米亚隧道不太可能及时完工,以支援俄罗斯战事,但莫斯科可能视此为长期投资,打造俄罗斯本土至克里米亚的安全通道。至于对中国而言,可能坚持至少拥有隧道部分所有权,从而扩增中国在全球的港口和运输据点。中国也可能要求享有隧道收益,或俄罗斯油气利益。
法国呼吁北京避免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
法国外交部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到访北京,11月24日在记者会上,呼吁北京当局避免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行动提供任何支持。
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在与王毅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希望北京当局保持警惕,以免中国的任何机构,特别是私人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帮助俄罗斯的活动。
法国外交部长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讨论俄乌战争,以哈冲突以及北京和巴黎间的人员交流等议题。
科隆纳谈及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进行的侵略战争,她认为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这场冲突中,与中国的合作对于促进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至关重要,也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
在以哈冲突问题上,科隆纳呼吁“合作遏制恐怖主义”。
美国智库:北京援俄输血令乌克兰大反攻乏力受挫
美国著名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在11月15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在普京去年2月下令悍然入侵乌克兰,遭到西方国家一轮又一轮严厉制裁后,北京成为支持和援助莫斯科的顶梁柱。
不过,北京在援助莫斯科时也非常小心谨慎,避免跨越红线,从未向俄罗斯提供任何致命性武器。但是,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大量工程机械、设备和制造业产品却是让俄罗斯军事机器维持运转的关键所在。
大西洋理事会收集的公开贸易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中国制造的军民两用的物品曾经一度大幅增加,而这些物品为俄军在乌克兰加固阵地、保养武器装备以抵挡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这些物资的绝大部分都被归类为合法的贸易,也未受到针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的限制。中国制造的建筑机械在俄乌战争初期曾经帮助俄军强化其防守阵地,尤其是在建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方面。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车辆可能防止俄军遭毁灭性击败。在2022年8月和9月,乌克兰在反击俄军入侵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特别是在哈尔科夫市周边地区。在灾难面前,俄军开始建构防御阵地。他们建造了一条被称为‘苏罗维金防线’(苏罗维金是当时指挥战斗的俄军将军),即纵横交错的战壕和其他防御点位,”《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说。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挖掘机与前一年相比,9月份翻了三倍多,而且时间上与建构‘苏罗维金防线’相吻合,”报告又说。
报告还说,俄罗斯大量进口中国车辆,包括超级载重型卡车,可能帮助俄罗斯军工企业生产了维持其战力和后勤补给线所需的车辆。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轴承也出现暴增,则有可能让俄罗斯加快生产战争急需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