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团队在战国时期的贵族古墓中发现超过2000年前的“粽子”。(图片来源:微博)
【看中国2023年6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端午节习俗之一就是吃粽子,民间也一直流传粽子的由来与诗人屈原有关。今年端午节前夕,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的墓内,竟发现了超过2000年前的“粽子”且迄今未腐。
据《新华社》报导,今年端午节前的6月21日,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8号墓挖到一批粽子。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主任描述,8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现场挖到的粽子共有40个,形状成甲字形,外皮是槲叶,由麻绳或茎秆绑住,每个直径约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里面包稻子和与玉米等食物。
这是大陆考古史上最古老的粽子,至今已超过2000多年。
据了解,现场还有少量树枝随着包裹出土,考古人员猜想,包裹几个为一组,或是串在树枝上。因为8号墓地下水位高,所以整个墓室被水浸泡,成为特殊的环境,让这些包裹经过千年未腐败。考古人员还通过显微镜分析发现,在40个粽子中有39个包的是没有脱壳、没有煮过的稻谷,另1个包的是黍。
蓝万里则表示,为了判断包裹内容物,他们还找来同种叶子比对,“通过拼合各个部分的残片,根据叶形、叶缘、尺寸、叶脉形态等特征,最后判断圆形包裹外的植物叶子是槲叶。”现在豫西一带还是流行用槲叶包粽子的习俗。现在的端午粽就是古人的饮食痕迹,这见证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悠远。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近代人发现古人包粽。
2022年的端午节前夕,安徽南陵县铁拐村北宋墓内也出土一个粽子。据南陵县文物所副所长姚耘介绍,这个粽子距今近1000年历史。此外,还包括金簪、银梳篦、庑殿式彩绘木屋、木质家具、丝织品、神秘窑口的酱釉瓶等。
“澎湃新闻”报导中曾提到,北宋年间的南陵,异常繁荣,出了熙宁四进士,还有闻名遐迩的“十里三峰”。根据宋司马光关于家庭礼仪的著作《司马氏书仪》中描述,“今五服年月,敕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从中可推断出端午节来临之际,南陵奎湖上龙舟竞渡的热烈场景。
此外,在1988年江西省德安县也发现一座南宋墓,墓主右手拿的一根树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经考古研究,墓主周氏为宁国府(今江西武宁)通判、国史周应合之女,葬于公元1274年;丈夫为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通判吴畴,今德安县车桥人。这位女子右手拿着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分别系于桃枝两边,外皮为粽叶,苎麻捆扎。这两只粽子距今近800年。
据纪南城考古工作站站长闻磊介绍,历史上跟粽子沾边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也明确提到“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据考证,粽子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两晋,粽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物。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也就是说,近代人所说的端午节粽子,可能在晋代才定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