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高考都抵不过党校毕业,这是贪官的摇篮(图片来源:今涛拍暗合成)
【看中国2023年6月8日讯】中共将高考自诩为“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其特征表面看无可挑剔,如自主报名,择优录取等等,但高考中语文考试成绩在高考总分中“权重”不一般,而高考语文试卷又以作文定成败,在占比60%的作文中,又是政治统领题材与体裁——潜在的政审形式,与政治正确占主导,从源头上扼杀了进步与民主思潮,乃至自由理念,将“学而优则仕”演变为“欲学必先洗脑”,听党者升,逆党者降的魔鬼法则。
毫不意外的2023年高考,仍然是三个直辖市(京津上)作文自主命题,其他省份教育部出题。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之一核心包括“时间的仆人”等(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2023年高考作文强化意识形态的进化论与无神论思想
在党媒公布的四个出题的高考命题作文中,全国甲卷由三个关键词构成,“人·技术·时间”,我们来看看其出处。
2020年,《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将其10部中篇小说合集出版了《时间的仆人》一书,而其主旨就是只能静观时间的流逝而被动接受既定事实。而该作文的上述关键词提供的材料就是“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考生要以此“联想与思考”写文章,而要求中的“明确文体”显示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那么夹叙夹议的散文也不错。
而实际上,这一命题作文核心在“做时间的主人”还是做“时间的仆人”的问题。看似鼓动考生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超越并驾驭时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效力,报效党国,而绝不要沉湎在时间给人带来的快感中。
更深的含义结合当前社会总体动向来看,那就是绝不要躺平、约死,更不要终身不婚不育(一孩生育率跌至0.5)。
中共的洗脑教育精致化精准化在高考中是应用最好的。在“时间”这一概念上,处处为无神论与进化论为基质。其研究方向包括时间的能动性等,如英国作家霍金早期的作品《时间简史》,其实就忠实于进化论的观点,但此书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时间的神秘性,“从大爆炸到黑洞”,生命的产生,补充进化论的未触及点。
但人类从来就没有把时间说清楚。在中共秉持的无神论、进化论以及马克思与中国荒唐结合框架内,时间是一个可以与之“斗”的东西而已,虽然中共党魁也都逃不过时间的宿命与裁判。
在技术发展中,人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以及每个人拥有的不同时间都是极其宝贵的,但由于人类道德的败坏,时间就是金钱,让人们只看到时间创造财富、人生的一面,而完全忽略或忘记了时间赋予人类的使命,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所言北京女子“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丰富内涵。
所以,如果有一个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否定“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的角度出发,那么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无疑,时间命题将上升到一个高度,那就是:人逃不过时间的宿命,但人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寻找真理,或者在目前已经出现的宇宙真理中得到救度——彻底摆脱轮回,返本归真。
我们听从时间的安排,但我们绝不做时间的仆人,我们要自由的时间,并在时间的流动中获得我们想要的选票,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为中国争取到民主自由。
但在中共的奴化试教育中,可以肯定很难有学生会这样想,也不会有学生这样写,因为反向论证,结果是“政治不正确”,零分。
再来看“全国乙卷”的命题“一花独放不是春”。
在这一命题下,只能限定在习近平“掌握”的真理概述范围,命题也必须在规定的习近平两则讲话字句内。
其实,把学习习近平言论作为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就是一种讹夺自由意识的做法。特别是将艺术与党文化独裁政体捆绑之后。
习近平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东欧剧变、六四事件,造成中共再也不敢大肆公开输出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了。但王婆卖瓜在国内的动作频频,方式方法多变,也无惧逻辑混乱,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所以,这个命题本身是对中共绝妙的讽刺,但却以如此软暴力的形式,让考生勉为其难,拥护并赞成中共独裁政体。
不得不说,这一精巧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暗合着“存在即合理”而“合理即现实”的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要素,而马克思合理内核兼收并蓄的那部分,正在被习近平以“契合论”的方式来解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结合。
这一命题中的暗指政体合理性,就是强拽毒草到莲花苑中,让邪灵变身的专制政体成为合理的带有世界普世价值的百花中的一朵。
实际上,这也是无神论与信仰神佛之间的较量中,是无神论者妄想拥有正当名号的乞讨声。当然,进化论作为侮辱人的产物,最终在人类的高级殿堂中拥有一席之地,让中共看到希望。中共总想用危害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在世界舞台上得到认可与尊重,让学生做文,充实其证据库的同时,找到更多理由,是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背后用心。
独裁政权有一大特点,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让我们来形象说习近平“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的“更加光明”与“行得更远”:
中共不但吹灭了所有悼念六四的蜡烛,而且连烛台都端走了;因为要掩盖罪恶让政治更加黑暗;中共不但让彭载舟人消失了,连地名也取下并消失在搜索中了,中共抓捕“白纸运动”人士、“拆墙运动”首倡人乔鑫鑫、无数维权人士、维权律师(最近的余文生律师因推特发言被捕恐遭重判)、持续24年镇压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功修炼群体,残忍“阻挡别人的路”,为的是独裁到永远。建立防火墙阻挡光明照耀九州大地,伪造政治开明、伪造历史、封杀不同言论,封号、封城封禁封闭,都是因为党是见不得光的蝼蛄,一株外来植物也门铁,栽种在中国的土壤上,阳光直射几天之内就会枯萎。
人类普世价值中,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权力分立在这三者核心之下,不同形式构建的政权,成为世界花园中的主体,有的政体只能是花园里的杂草毒草,对花的危害性巨大。杂草和毒草并没有花的特征,与“百花齐放满园春”没有丝毫关系。
这是习近平在常识上犯下的错误,却要考生埋单。
所以,这一作文命题,是给出了结论,逼使考生去论证这一结论。充分体现了中共特色的强迫学生接受一个谬误的“伪命题”,在限定思维模式之后去论证。
我们仅就上述两个例证就能看到中共是如何欺骗未来,并在对未来的欺骗中打造欺骗的未来。而整个中共的高考制度,终极目的还是豢养奴才培养邪恶接班人,并毁灭下一代。
高考在学生的拼命中,被迫接受毒化教育入脑入心入魂(来源:网络图片)
中共高考是罪恶体制的温床 科举制度与高考面面观
中共的高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必要再说一下。
从以上的论辩中,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在行将崩溃的前夕,中共还在以高考为培植邪恶党徒为最终目标的温床中持续运作。
我们且不说高考在“地缘教育”中的厚此薄彼,一线城市与穷乡僻野的天壤之别,录取过程中的政治筛选,舞弊,更不说不平等带来的伤害以及博士生走上送外卖之路的必然结果,最关键的是,无论被歧视的考生来自何方,最终都是在考题中掩藏的中共特色之下完成了洗脑过程后,才可能获得机会——而这一过程就是认知统一化,思想一致化,观点唯物化,心智毒害化的过程。
浙大博士生毕业后无工作,送外卖,目前这种情况开始成为常态(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仅凭这一点,中共也是在摧毁传统文化。限于篇幅,我们也只能简述。
中共在引导大众对比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认识中,出现过很多说法,中国新闻网今日(6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从古代“高考”中体会“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士子情怀”,文章回避不了的是:古代“高考”没有年龄限制,而考生必背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原著,不但如此,还得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精神”,精读并记得数倍上述原文的注释等书籍内容,虽各代有所差异,朱熹《四书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主流,并以此命题最为典范。
但科举制度的八股文,却并非被中共理论指导后说成的局限与危害、死板等一无是处。恰好是这一规范中蕴含着的中国神传文化的特性、道德规范以及生命力等要素。
所以,参加高考的学子,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领上,在继承优秀文化的本性上,远远比不上“乡试”的参与者,虽然知识更广博,似乎理工化无所不晓,但在承传文化这一专项中,恐怕还比不上能通过“童试”的“童生”,那些留下动人故事的秀才。
中国王朝的科举制度,被严重妖魔化,真实的情况绝不是中共在解读科举制度中的“选择性”垢陷。(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不得不说,中共的高考制度逐渐演变为准入官场的制度。不是网络上曾认为的公务员考试相当于“乡试”,而高考形似于“童试考秀才”恐怕也不准确。
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严格说来,还只是“乡试”,也就是考中就是举人,举人自然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至于“会试”与“殿试”在今天看来就是考试笔试选举,每个人都有资格,拿真本事说话,先“进士”,“后官之”,人家是一级级考上来有真才实学的:“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不过,在中共专制之下,看看习近平人马如何当官就明白了,“会试”与“殿试”已经裂变为独裁者指定的方式,其他人的人权都被削夺了。
最后来看,2023年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71万人,近260万人报名过审,也就是说大约70个人中,会有一个人进入体制内。我们都知道其考试命题当然以独裁政权是合理的等全然政治为核心的。比较一下,清朝光绪九年,1.6万多考生参加会试,300多名考生有幸,成为“贡士”,录取率1.9%,考题没有清代的政治。但这一结果,与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不相上下,公务员在出任体制中要职后,贪腐的有多少?这一比例就远远超过历朝历代,据相关史籍:
汉朝贪官7500多人,唐朝贪官18800多人,明朝贪官28000多人,宋朝贪官34000多人,明朝贪官10万人,清朝17600多人,中共才30年,BBC报导指“420多万官员”涉贪腐,法广报导说,“新加坡学者:中国清官比例占0.000001%”。这还能用人口比例来开脱么?
所以,高考成为贪腐的源头,考题成为贪官入门秘笈,这话还真不夸张。
高考“状元”成贪官,是深刻领悟了独裁政权“好处”后的必然(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