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反复思考再做决定的取舍,称为“斟酌”。(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为何我们要将反复思量之后,再做出决定的取舍称为“斟酌”呢?其实,在不少古人著作中,都可见“斟酌”二字,其中包括:唐朝诗人董思恭《相和歌辞・王昭君》:“斟酌红颜尽,何劳镜里看。”以及清代曹雪芹《红楼梦》:“大家斟酌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那时大爷再定夺。”、“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
其实,“斟酌”二字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上》:“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这一段故事说明了:人民的意见与情绪,需要适当的路径来宣泄,倘若上位者一味采取压迫方式,最终将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据说,周厉王暴虐无道,遭到百姓咒骂。一天,召穆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了!”周厉王闻言大怒,随即找来一位卫国巫者,命他暗中监视指责自己的人。遭遇巫者密告之人,都立刻被处死了。人民都见状,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敢使用眼神来传达胸中愤怒。
周厉王很得意的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毁谤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召穆公劝厉王说∶“您这种做法,只不过是把人民的嘴给堵了起来,防堵人民的口,可是比堵塞河流的后果还要危险。河道堵塞,就会造成洪水溃决,且会伤害很多人。堵住人民的嘴,后果也是一样严重。治水的人应当采取疏通方式来畅通河道,治理人民也应该采取引导方式,让人民有话就说。因此,天子在处理政事,要让官员进献采自民间的诗,用来考察民情及政治得失,让乐官进献民间乐曲,让史官进献有借鉴之意的史书,少师进献规劝的箴言,眼盲的乐工吟咏诗篇、诵读讽谏之言。百官向天子进谏,人民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身边近臣尽力规谏职责,天子的亲戚都能弥补其过失,察核其是非,乐师与史官都能使用歌曲、史书对天子加以劝导,元老们再帮君王修正,然后再由君王加以斟酌,并付诸实施。”
召穆公接续说道∶“如此一来,国家政事均能实施而不违背理法。人民有了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富用度都由此处产生;就如同原野有肥沃田地,衣食都由此处产生。让人民说话,有处可宣泄,善惡好坏都能由此处反映。好的推行,坏的防范,这就是增加财物器用和衣食的措施。人民将心中的思虑說了出來,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会流露,岂可去堵塞?!如果堵塞了人民的嘴,不让說话,赞助您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可惜,周厉王听不进去召穆公的劝说,结果导致人民都不敢說话了。过了三年,百姓就将周厉王给放逐到彘地去了。
后来,人民便将召穆公所说的“斟酌”一词,用来泛指凡事经过了反复考虑之后再做定夺。
像战国思想家荀子《荀子・富国》载说∶“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斟酌”一词在这一段阐述如何富国强兵的理念中,正是具有反复考量后决定取舍之意。
不过,跟大家想像的不同,“斟酌”的原意无关考量、思虑。
斟,原本的意思是指:使用勺子舀取,《说文解字》有载∶“斟,勺也。”泛指执壶注酒、茶,例如:斟酒、斟茶。
酌,从酉从勺,从酉则关乎酒,原本的意思是指:斟酒,《说文解字》有载∶“酌,盛酒行觞也。”意思是指:斟酒奉客。从记录可知,斟、酌二字,都是指倒酒,“斟酌”一词,同样指饮酒。像晋朝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二〉∶“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林》: 圣人之道,若中衢置罇,过者斟酌,虽多少不同,而各得其宜也。”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斟”、“酌”二字都是指倒酒,但仍存在差异。像“斟”是指:倒酒不满,而倒太多酒,则称“酌”。众所周知,倒入杯中的酒,无论是太满或不够都不合礼节,最适洽的状况,当然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因此,“斟酌”的原意,是指:“斟”酒不满,就需要再增量一些,“酌”酒要满溢出来,就需要再减量一点,故在倒入杯中时,必须要反反复复增增、减减,如此一来,方能把酒给倒得恰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