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曹娥庙南侧穿廊上藻井(左);北京北海公园内的藻井(右)。(图片来源:猫猫的日记本/martneddy/维基百科)
藻井,是指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上的一种装饰处理。简言之,就是指局部天花板升高的部份,或结构本身形成的穹窿。铺陈开来讲,我们常在在汉代传统古建筑中,见到“天井”,在部分宫殿、庙宇等建筑中,时常看见屋顶正中央呈现了伞盖形,且由细密的斗拱承托的圆形凹面、方形或多边形的井状。最引人瞩目的是,里头尽是花纹繁复的美丽雕刻,视觉效果显得非常精巧、华美,这即是世人称为的“藻井”。
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天圆地方”,古人推崇天,对于室内的“天”同样非常重视。于是,便诞生了“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藻井。不过,早期的藻井,是用来支撑天窗的,形式上,则是采取方木条45度的交叠升高与内缩模式。
由于藻井的模样很像蜘蛛网,因此又称为“蜘蛛结网”,至于藻井最中心之处,也就是呈现伞盖形、八角形、近似圆形的地方,则被称为“顶心明镜”,又因为其中常常绘制了龙形彩绘,亦被称为“龙井”。
藻井可谓寄讬了人们盼望家宅永保平安,不受火灾侵扰的美好愿望。《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文中的东井,指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也就是在隶属四像之一的南方朱雀中,名列七宿中的第一宿。
井宿,被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古人之所以在殿堂、楼阁的最高之地制作井,并装饰彩绘的水生植物,例如:荷、菱、莲、藻类等,均是希望能够藉着这些彩图来制服火魔,防止它作祟来危害世人,建筑物同时间能受到庇护,无安全疑虑。
除了具有避火消灾之寓意,跟防火有着密切关系之外,藻井还用于彰显地位。实际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墓室的顶上,就已经存在藻井装饰了。藻井历史,着实悠久。后来,藻井多出现在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中,且多半使用于皇帝宝座或神像宝座的上方。
随着时代更迭,藻井的形式演变得越来越多元了,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光是明朝时期,藻井的构造与形式就出现了极大的进展,变得更加精致、更加富丽堂皇。到了清朝,藻井多呈现威风生动的蟠龙雕刻,这也是藻井被改称为“龙井”的原因。创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的故宫(紫禁城),即拥有最高等级的藻井--蟠龙藻井。
建造藻井并不简单,因为其工艺相当复杂。工匠在建造藻井时,并不使用现代人熟悉的钉子,而是利用榫卯、斗拱堆叠建成。这种建筑技术,被视作中华木造建筑中的一项繁复装饰技艺。
透过藻井的展现,我们能发现,古代这些厉害的工匠们运用了古建筑中的至高手法巧妙地将传统又丰富的华夏文明、尊贵显赫的皇室,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的美好向往全部都融合在一起。
关于藻井的由来,民间流传一则未经证实,但仍代代传承的民间传说:
话说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坐上龙位之前,有一天为了躲避陈有谅及其部下的追赶,情急之下躲入了一座破山神庙的供桌底下。当时,朱元璋非常希望借由破旧桌巾的遮掩,能幸运逃过一劫。他当时不断在心里祈求神明多加保佑。忽然之间,山神变化出一张完整的蜘蛛网,将半遮半掩着朱元璋的那一张破烂桌巾的隙缝给牢牢网住。神祗一出手,真的是厉害了。纵然先前的桌巾再怎么破烂,这下都紧密的不见任何空隙了。
过没多久,追兵赶到了。进入破庙中的众人,眼见四下无人,前方又存在着一张完整无缺的蜘蛛网,便纷纷判定朱元璋绝对不可能躲藏在此处。于是,大伙儿没有再多花时间四处搜索,就相继离开了。
至于暗藏在供桌底下、原本紧张不已的朱元璋当然就保住了性命
当朱元璋成为万众之上的皇帝之后,他感念神明出手解救,遂命令工匠必须按照蜘蛛网的形状在大殿室内进行建造。于是,“藻井”就这么诞生了。朱元璋的用意,主要有两种,一来是为了再次作为护佑自己的幸运符,二来是为了对神明之恩永远表示感谢。
虽然上述说法难以证明真实性有几分,但的确为华丽的藻井持续增添玄奥又有趣的色彩。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