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图片来源:John Stillwell - WPA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9月24日讯】英女王走了,香港民间与其说一片哀愁,不如说是抚今追昔,借此机会表达心声,向女王道别,也向留下香港美好时光的英治年代深深致意。
由大陆逃难到港的一辈又一辈人,怎能不心怀感激?由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后开始,到揪斗地富反坏右的五十年代,再到号称超英赶美却搞到民不聊生的大跃进,以至颠覆社会秩序、摧毁人性、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十年浩劫,能够由大陆来到香港,纵使人在异乡为异客,但比起留在大陆的亲友,已属绝处逢生,在这里不怕辛劳,总能养家糊口,免受政治侵凌,保住每人头顶的一片小天空。
不错,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政府得过且过,经济无为而治,社会民生乏善可陈,警队更贪污腐败,但重要是这片英属殖民地恍似一幅防火墙,阻隔国共冲突在港燃烧,也挡住大陆共产主义政治运动祸延香港。在这里,不愁白色恐怖有形无形的威胁,大家大可卷起衫袖专心揾食,只按自己的能力和机遇过活。这份自由,是那辈人得来不易的基本尊严,实有赖香港的英治政府—一个北京无法颐指气使的政治实体所赐。
土生土长的香港第一代,同样不得不感恩。他们见证划时代的香港社会转变,由一穷二白走向繁荣璀璨,也是当中的受惠者。这一代人,生于忧患年代,长于贫困环境,物质匮乏,但有的是基础教育、谋生机会、天生天养的信念和倚靠港英政府维护的社会秩序。
特别经历六七暴动,港英政府更显其身价。左派当年知难而退,既由于北京临崖勒马,回归“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香港政策,也因为港英政府统治意志坚定,深信压平暴动以恢复社会秩序,是得到强烈的民意支持,因此寸步不让,力挽狂澜,最后赢尽民心,更换来往后30年的稳定发展局面,也迎来连接推出的社会改革。由七十年代开始,香港第二三代的本地人,一直在最先进的现代化华人社会成长,以至安身立命。至于往后再向国际金融中心进发,也全都是历史,不用多说了。
这个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发源于港英从六七暴动之中吸取历史教训。他们看到政权的安全稳妥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繋于施政是否遵从民望,民怨能否及时宣泄、民情如何上达等等。因此,六七以后,特别是港督麦理浩上任以来,伴随经济持续增长,除了连串改善民生的社会措施,包括十年建屋计划、劳工法例改革、增加福利措施、扩展普及教育等等,更有迎合民意的行政改革。其中如成立廉政公署肃贪倡廉、以政府咨询组织及法定机构吸纳社会人才、加强民政主任制度探测民情、推广居民基层组织作为民意咨询渠道等等,正是所谓“行政(措施)吸纳政治(不同意见)”的统治策略,官方甚至标榜是“咨询式民主”,自夸香港没有民主制度,但却可通过咨询系统,建立官民共识。
转进八十年代,中英谈判香港前途,香港人不能参与,却成为双方争取的共同目标。港英一方推出代议政制改革,由区议会到立法会,逐步开放权力,加上教育水平提高,公民社会日趋成熟,香港人意识抬头,要求推行直选的民间诉求高唱入云。港英起初不愿从众,否决八八年推行直选,但随着八九六四北京血腥镇压民主运动,港人信心崩溃,港英为了安抚民心,一面通过人权法,同时推出居英权计划,另一面于九一年立法会增加直选成分至三成。
到了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最后五年英治,推出变相全民直选的立法会,加上原有的法治体系和其他改革措施(如设立平等机会委员会丶政府部门服务承诺),尽力消除殖民地统治的色彩,为九七后的港人治港树立典范。尽管一切来得太迟,在香港人眼中,彭定康明知不可为以为之,已为英国争回不少民心。
也许如一些论者所言,香港的殖民地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措施,并非心甘情愿,只是形势所逼或收买人心,甚至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策略。又如伦敦当局近年容许持有“英国海外公民护照”的香港人及其子女到英国定居,有人认为是功利计算多于道义考虑。但对于务实的香港人,结果就是目标,公道自在人心。在天时暑热下,亲往英国领事馆悼念女王者依然络绎不绝,万人空巷,正好反映民心所向,香港人是存心对殖民统治致意,至于上述说法不论真假,根本可以不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