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名言,但后半句往往被后人误解或忽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古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了许多生活智慧,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但是有不少古代的名言金句在流传过程中渐渐被人们误读或误解。所谓“自古后句出真相”,有些话如果只听前一半,不听后一半,意思就截然不同。下面就来看看有哪些我们经常读,却忽略了后半句真相的历史名言吧!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意思简述:父母还健在,不出去远行。如果一定要出行,那么必须告知去向。
这句话让多少心向远方的游子,觉得父母是挡着自己自由的一堵墙。但其实父母是对我们年少轻狂的心,最宽容的约束。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意思简述: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这句话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但却忽略后面那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其实就是告诉你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
3、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意思简述:现在的人多误解了意思,觉得做事应该想三次甚至更多。
三思而后行。
4、老来多健忘
【原文】“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意思简述:《偶作寄朗之》是白居易写给好友黄甫朗之的一首五言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意思就是:“虽然如今年事已高,但你我往日相处的情景却还是历历在目”,表达出白居易对朗之的情谊。
5、闭门造车
【原文】“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四书〉或问》卷五)
意思简述: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就算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
6、相濡以沫
【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意思简述:泉水干涸了,露出了陆地,两条鱼为了能够活下去,互相呕出肚子里的水,来湿润彼此的身体。与其这样彼此辛苦的活着,还不如自由生活在江河之中,互相不往来的好。
看似浓情的开头,其实是如此禅意的结尾:与其在一起那么辛苦,不如给予彼此自由。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上图片皆来源:Adobe Stock)
7、言必信,行必果
【原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意思简述:孔子说“如果只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那你只不过是个固执倔强的小人罢了。”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君子做人的道德标准。
8、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
意思简述: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但后人以讹传讹,最后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误解为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