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建筑物中所冒出的浓烟。(图片来源:Pierre Crom/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3月7日讯】俄乌战争发生在乌克兰,但战乱波及中国社交媒体,在国人脑海中掀起巨浪,有关三观的激辩此起彼伏。贬俄与褒乌,反美或反欧,反拜登或拜普京的立场看似纷纭,实则泾渭分明,朋友圈又到了互称傻X的时候,割席之声不绝于耳。
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层面上,这场战争都是各种意义上的绥靖做派积蓄已久的必要宣泄,套用那句名言:一切懦弱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中俄背靠背战略联盟的东西两个方向上,国际关系的本质都将面临重估。而舆论场上,则是枪炮思维与玫瑰精神的微妙对决。
对于中国大陆的挺俄派来说,俄乌战争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让他们簇拥到一面想象中的旗帜下,聚啸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他们在有生之年,第一次借战争的炮火,几乎无碍地表达对普京(次一点说是对俄罗斯)的热爱,战火提炼了这一存在多年的顽固主题。
从一个侧面看出,普京作为硬派领导人的形象,确实深入了相当一部分国人的耳目口舌。战争初期,普京发表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宣言书,在这部分国人那里激发了令人吃惊的同频共振。在这些人看来,战争是普京的延伸,只有战争才在终极意义上配得起他的形象。
俄乌战争引发了普京崇拜的热情,老实说,这不是一种新鲜的感情,无非是借拥战立场重申了对普京的旧感情。早前,普京骑马策奔的兰博形象深入中国粉丝心田,战争作为一种钢铁交织的语言,荣耀自然归普京莫属。正是源于这“朴素的”感情,挺俄成为舆论强音。
除了对普京的好感,令俄乌战争前俄方的动员令让中国人心潮澎湃,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在舆论场继续延续站俄罗斯的立场,还因为这层“朴素”的感情出现了自然而然的升华——它成为舆论场中基本氛围之一的反美的最新论据,在通感上实现了“一鱼两吃”。
在俄乌战争上树立反美立场,这不是“朴素”感情的迭代,对持有这种言论的人来说,它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理论”支持。当这些人说出”美国必须为俄乌战争负责”的类似谴责时,将获得无比优越的理论充沛感,对他们来说,这很重要,因为足以抗衡各色反战言论。
反战言论,是挺俄派在舆论场中前进时,遇到的第一波障碍。后者祭出了“反美”这一理论依据,对冲“反战”带来的压力——言下之意是,反战而不反美,是多么虚伪,多么站不住脚啊。等到反战派继续出招“反战不等于反对或拥护任何一方”时,挺俄派早已宣布胜利。
由此可以看出,俄乌战争在中国舆论场激发的立场之争,仅仅是观点市场固有主题的重新激活。如果把战争看作是一次丈量的尺度、一种检阅舆论的机遇,一次红红脸照照境的生存观照,显然它对挺俄派的意义更大,因为真实战争似乎“落实”了他们的假想之战。
还要看到的一点是,舆论场中的挺俄派,普京的中国铁粉们,之所以紧跟俄罗斯战争宣传的步伐,是因为后者在对战争的逻辑上,用“反分裂”的阐释思路迎合了中国拥趸的隐秘之痒。尽管需要忽视关键的逻辑与基本事实才能“抵达”这一结论,却丝毫不妨碍国粉对普京的惺惺相惜。
对比俄罗斯内部的反战浪潮,该国在中国“双微”上轻易取得的外宣成就显著而卓越,以致于推动形成了“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买空俄货行动。这一用消费赞助普京目标的行动之狂热,堪比鸿星尔克遭遇的爱国狂买,好像中国网友单方面突破了制裁封锁线。
即使“理论”圆满,有快意恩仇之感,挺俄派仍要辨明微不足道的分歧。比如说,有的挺俄却不反乌,用“弱国无外交”“向强者推销战争”等说辞消除内心亏欠;有的挺俄也反战,但认为美国及其欧洲小弟让战争不可避免。诸如此类的自我说服与抛光,保证了挺俄派的理论顺滑。
挺俄派还无法否认的情况是,他们在舆论场遇到的对手,似乎比从前更多门类,提出的观点频谱更广,于是也更加难缠。他们包括但不限于:纯粹的反战派,不管战争方是谁;反战也反美派,调剂着或多或少的“反”的调门;以及罗列史料,反驳屈辱史观的历史考据派。
笼统来说,上述“对手”根本不是挺俄派的“对手”,因为后者从来不在具体事实、个别史料、历史文件上纠缠,只要用“反美”虚晃一招,即可避免被对手抓住小辫子。挺俄派在舆论场的第二重障碍,理论上来自于一种对欧美的模糊立场,以及藏拙的外交辞令。
按照问世的先后顺序,比如这两句立论,一句是:“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之上,更不能出于寻求自身绝对军事优势和绝对安全,而肆意损害别国主权和安全。”还有包含辩证法精髓的一句:“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
无论俄罗斯,还是美国,都在事实上成为中国舆论场凝结立场、形成观点的两大催化剂。挺俄反美,褒美贬俄,无可置疑地成为乌俄战争后被提纯的一对立场。这对立场中人,也有共同点,即都认为要打破某种“锁链”,但根本分歧在于“何为锁链”,所以不可调和。
从这层意义上说,舆论场里大规模的、明显占据上风的挺俄派,并不是俄罗斯外宣的“胜利”(尽管与此大有关系),而是舆论场长期孕育的氛围对俄罗斯、普京的慷慨馈赠。假如深入到这一“馈赠”的内核,你会发现那里除了鲁莽、迷茫与平庸,其余一无所有。
坦率地讲,考虑到面对乌俄战争及其势必造成的复杂变局,舆论场上显性的主流立场竟然丝毫不觉得吃力,驾轻就熟般没有深度,一如既往地缺乏魅力,反而不受约束地展露它望向世界的狭隘视野,此间所影射的各层面的草率与轻慢还是让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