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很特别,因为他不只是继承了大文豪苏轼的豪放词风,还与他合称为“苏辛”。此外,他还和李清照是同乡,又有相似名号,因此两人也被合称为“二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现存600多首词作,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辛弃疾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词很特别,既有苏词的豪放开阔,也有易安词的绮丽婉约。
这首词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一个灯火辉煌、烟花绚烂的元宵节之夜,街市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到处是欢歌笑语。穿着华美服饰的女子们,也难得在这一晚结伴出门游玩。但是在街头,有位男子在孤独而执着地寻觅着意中人。就在他觉得无望的时候,不经意回头一看,竟然意外发现,他心怡的女子,也和他一样孤独地伫立在那灯火黯淡的地方。
这就是辛弃疾的代表作《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境赏析
从古到今,歌咏元宵节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这首《青玉案》是后世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辛弃疾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手法,让人们对这首词如此青睐呢?
《青玉案》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状物,渲染气氛;下片写人叙事,寄寓情感,是一首层次分明而且内容丰富的佳作。上片起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在古诗词中常常指温暖的春风,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东风吹过,带来鲜花绽放的美景。作者化用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同样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把满天灿烂夺目的烟花,比作一望无际的万千花树。
烟花易逝,很快就变成点点焰火,词人由此联想到繁星,落下时就像密集的雨点一样。词人用“东风”串起烟花燃放的过程,一“放”一“吹”,极富动感和生命力。节日里的烟花气势盛大,景观壮美,绽放的花有千树之多,落下的星似大雨之密。一开场,这首词就塑造了繁华热闹的气势,也体现出豪放派词人的胸襟。
随着烟花的落下,词人的视角也从天上切换到地面,展现庆贺元宵节的欢快场面。“宝马雕车香满路”,说的是达官贵人乘坐豪华的马车出行,留下满路芳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写的是大街上乐声悠扬、灯火辉煌的情景。凤箫,是箫的美称;凤箫声动,是指笙箫等乐器合奏出动听的乐曲。玉壶,比喻明月;玉壶光转,就是说月光渐渐西斜,表示时间的流逝。一夜鱼龙舞,指鱼和龙形状的彩灯彻夜通明。
这个元宵佳节,有声有色有味,词人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出歌舞升平、绚丽多姿的迷人夜景。不过这首词的精华之处,还在下片。元宵节之所以热闹,是因为有人在活动,因而下片自然过渡表现人物。蛾儿、雪柳、黄金缕,是古代女子在元宵节配戴的各种饰品,这里代指华服盛装出游的女子。“笑语盈盈暗香去”,说的是女子们结伴游玩时,有说有笑,飘洒香气的娇美仪态。
词人为什么以女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呢?宋朝女子在这一天,难得走出家门,结伴出行,享受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正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所以这一天也是古人约会的日子,元宵节也有了情人节之说。因为有这个习俗,便引出了词人寻觅意中人的故事。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人身处充满欢乐的街道,望着形形色色的路人,没有一个是他心中的佳人。整个夜晚,词人与欢闹的元宵节是无关的,他心心念念的是一位知音,为她寻寻觅觅千百次,都不肯放弃。始终找不到那个人的词人,痴情一片,在快乐背景的衬托下,更显得孤立无依。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猛然一回头,却发现他的意中人,正站在灯火零落的地方等他。结尾这句是全词的转折和升华。他寻找的“那人”,自甘孤寂,独立于热闹的节日气氛之外,等待著有缘人的相会。这样的佳人,才是和词人心灵相通的知音。
整首词从壮阔的场景开端,再到词人求而不得的孤独以及意外相逢的惊喜,可说是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词人背后的故事
辛弃疾似乎是写了一首爱情词,但它背后还有更深沉的内涵。辛弃疾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从文的方面来说,他是南宋享誉盛名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美称。与苏轼相比,虽然他们都以境界雄阔著称,但是苏词的豪是乐观旷达、超迈轩朗的风格,辛词则偏向于悲壮激烈、气象纵横。辛弃疾也偶然作婉约语,却同样流露出一代英豪的悲情与胸怀,《青玉案》就是这类婉约词中的代表。
这种独特的词风,与辛弃疾的性格与生平有关。辛弃疾是北方人,他出生时,南宋的这片半壁江山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而他又是一位豪爽尚气节的侠义之人,所以很早就以功业自许,确立了克定中原、报国雪耻的宏愿。
他也是一位真正的武将,用尽毕生心力,为抗金事业而努力不懈。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下侵宋,21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聚集两千多人,加入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期间,有的将领偷走帅印私自叛逃,他在情急之下,正确判断出叛将逃跑的方向,一举擒获并将他处斩。得知首领被降金的叛将暗杀,辛弃疾也勇闯敌营,于万人之中擒拿真凶,又一骑绝尘冲出重围,金人都不能阻拦他。之后,他把叛将送至南宋朝廷问斩。
此举大快人心,也表现出辛弃疾的武艺高强和胆略过人,当时的宋高宗非常赞许,就授予他新的官职。在朝廷有了一席之地的辛弃疾,更加积极地推行抗金救国的理想。文采飞扬的他,洋洋洒洒写下万言书,名为《美芹十论》呈现给皇帝,全面分析宋金形势,并提出统一中原的大计。这十论是辛弃疾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军事论着。
这部著作为什么叫作“美芹”呢?《列子》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向富豪夸赞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而闹肚子,后来人们就用“献芹”谦称礼物菲薄。这说明,辛弃疾面对自己的作品,态度也是非常谦卑的。不过从辛弃疾以后,“美芹”又具有特殊的含义,成为忧国忧民的代名词。
然而,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无意北伐,辛弃疾也被多次调任外地做地方官,虽然他有才干,但才能和理想就这样被蹉跎了。为官二十年后,他因为耿直的性格和抗金的主张,不被朝廷所容,被弹劾罢官,又过了近二十年的闲居生活。等到朝廷重用主战派人士,并再次起用辛弃疾时,他也成了日薄西山的老人了。相传,他在临终时,带着未竟的理想,高呼着“杀贼,杀贼!”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所以辛弃疾在朝廷做官时,因为政见与主和派不合,时常感受到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忧愤。淳熙初年,也就是他做官大约十年之际,他怀着孤独而坚定的心绪,创作了《青玉案・元夕》。借由知音难觅的主题,他在词中表达志向难伸、大业难成的哀怨与痛心,同时展现出不与苟安者同流合污、坚守初心的清高品质。正如梁启超所品评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
责任编辑:清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