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再要求遏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5月20日讯】(看中国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工业原材料不断上涨,也和北京当局的政策有关。
据中国国务院官网发布的新闻稿显示,李克强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会议提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引导市场预期,抑制高耗能项目等。
当天晚间,中国国内期货市场夜盘开盘大面积下挫,盘中跌幅不断扩大。截至收盘,黑色系全线重挫,焦煤跌7.98%,铁矿石跌7.92%,动力煤跌7.81%,热轧卷板跌7.21%,螺纹钢跌7.07%。玻璃跌超6%,纯碱跌超5.3%;原油跌近5%。
李克强5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它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只是,货币政策如何与其它政策配合,没有明确公布具体措施。
去年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发生,对经济产生了阻滞,各国停工停产导致工业原材料产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开始,由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流动性过剩、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涨,原油及制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矿石和有色金属涨幅尤其明显。
从历史数据来看,大宗商品上涨周期一般在两年左右的时间,本次大宗商品上涨周期尚未完结,短期内难以看到缓和趋势。
自2月中国新年过后,钢、铝、稀释剂和涂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多达30%。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国际铁矿石价格受到中共发动对澳洲的贸易战的影响,以及巴西产量减少,其价格持续并屡创新高。
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指出,中共试图用贸易打击澳大利亚,在动力煤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工业原材料不断上涨,也和北京当局的政策有关。
5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称,“国常会说要遏制价格上涨,今天中国的资源类股和相关期货品种立刻就有反映,价格也立刻作出反映,说明这轮资源类价格上涨与国内的限产等政策有关,因为国常会不可能立刻影响到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
徐高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5月20日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上指出,这一轮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与国内限产有关,这跟2016年中国宏观调控去产能后企业自发限产保价类似,因为行政性限产导致价格上升。
在他看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还没结束,整体价格还有上涨动能,但国内限产政策会调整,全球可能要进入高通货膨胀时代。
另外《彭博社》报道说,在全球需求增加而供应短缺的推动下,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引发了市场对全球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工厂面临的不断增加的成本压力将会很快传导到世界各国,推高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
报道援引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的话说,中国工业品价格飙升源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综合作用”。
彭蔼娆说,其中包括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势头持续,国内对原材料的需求强劲,以及由于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全球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
而中国制造业则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原材料涨价带来的痛苦,有的企业发布通知称,4、5月的产品都是贴本生产,并不再接新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