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中国疫苗能产生抗体、有效且安全的说法存有质疑,有专家更直言不会打中国疫苗。(图片来源: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11月26日讯】中共当局去年因隐瞒武汉肺炎疫情造成疫情全球大流行,迄今造成至少全球超過141萬人死亡。各国也因此展开疫苗竞赛,其中北京科兴生物的一款治疗武肺疫苗的研究结果被刊登在医学权威杂志上,并宣称其能产生抗体,且有效安全。但外界对此存有质疑,甚至有专家直言不会打中国疫苗。
中国疫苗可靠? 专家:我不会打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日前刊登了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的灭活疫苗第一、二期的临床试验结果,声称安全有效。但翻看内容发现,详细数据含糊不清。
美国《华尔街日报》及英國路透社在报导中指出,北京科兴的试验目的不是为了衡量疫苗是否有效,而是为了测试疫苗能否引发适当的免疫反应。且虽然论文写道,“克尔来福”(CoronaVac)疫苗能在注射后四周内迅速诱导抗体反应,但疫苗接种者体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低于武肺病毒康复者,疫苗“适合在大流行中作紧急用途”。
相比之下,美国辉瑞公司(Pfizer Inc.,PFE)与合作伙伴BioNTech(BNTX)及美国莫德纳(Moderna)的疫苗试验结果中,疫苗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和武肺病毒感染者的抗体水平大致相当,两家公司都分别宣布他们的实验性疫苗具有95%及94.5%的有效率。
据自由亚洲电台11月24日引述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敦厚的话说,候选疫苗是可以激发免疫反应,不过“出现免疫反应不代表能对病毒感染者起到保护作用。”他还说,北京科兴所采用的灭活疫苗与辉瑞等公司开发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方法不同。当信使核糖核酸放入疫苗并接种到人体后,已经过修改的刺突蛋白便会产生,继而诱发可以抵御武肺病毒的免疫力。而灭活疫苗在理论上可以保留刺突蛋白,从而可能呈现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中没有的其它保护功能,但通过这一方式制造的疫苗可能带有瑕疵。
李敦厚进一步解释道:“在灭活疫苗的生产过程中,杂质排除工作变得非常具挑战性。灭活病毒是分批生产的,批次之间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纯化病毒又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还会污染用于生产病毒的细胞蛋白。”
最后他还表示,他肯定不会使用灭活疫苗,同时也不会对外界发现该疫苗有效性比其他疫苗低而感到惊讶。
疫苗效果存疑 專家批资讯不透明
虽然外界对中国生产的疫苗有效性存疑,但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于今年8月22日却宣布,中方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目前已有国企的上万名员工、公司高管和政府官员接种了中国4款候选新冠疫苗中的3款,“国药集团”微信公众号日前也宣布,已有近百万人使用了他们研发的新冠疫苗。
据悉,除了北京科兴的疫苗外,中国还有多家疫苗进入了第三期临床试验,其中还包括中国医药集团的“中生武汉”、“中生北京”灭活疫苗、以及中国军科院联合康希诺公司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但这些公司并未披露相关信息。
旅美资深媒体人王剑表示,在中国讲透明度是一种奢侈,中国的药厂根本没有意愿或动力公开数据。他说:“药厂只按照需要的来公布,不是以告诉你情况为目的,而是为了申请欧盟的紧急使用授权,所以科兴才在《柳叶刀》上发了语焉不详的数据。”
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劳伦斯・戈斯汀(Lawrence Gostin)8月曾在接受BBC采访时评价说:“我从未见过(其它)医疗产品在政治上有如此大的利害关系。新冠疫苗的政治象征意义背后,是因为超级大国已将其视为展现自己国家科学实力的象征,证明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手段。”
中共对外积极展开疫苗外交
《世界报》稍早曾撰写题为<中国的疫苗外交>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在十多个国家中开展疫苗实验。作为回报,中国也对一些国家做出承诺,愿意率先向它们提供疫苗,相当于展开了某种‘疫苗外交'。”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今年10月的一篇报导中指,阿联酋已向数千名医务工作者、教师、机场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施打一款中国疫苗。印尼也会最早在11月启动涉及三种中国疫苗的紧急接种计划。
但王剑分析道,对像印尼、巴西这样较贫穷、疫情又相对严重的国家来说,中国提供的疫苗和贷款非常具吸引力,然而“优惠”是有时效性的。
柏林智库墨卡托研究中心专家马德尔(Jacob Mardell)也表示,倘若中(共)国能够率先大量生产有效疫苗,其象征意义自然不容小觑,“但北京如果在后疫情时代以世界救星的姿态展现自己,也是有其风险的。”“因为‘疫苗外交’也有可能会同此前的‘口罩外交’一样,出现质量问题。而在争强好胜心理驱使下,承诺越多,违背诺言的风险也就越大。
王剑也质疑,如果中国疫苗有效,为什么天津、上海等地又出现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