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定期测量血压,有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减少和延缓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许多病人因缺乏应有的自我保健知识,不注意定期检测血压,只注重自我感觉,不知道大多数血压升高是没有不舒服的,尤其是缓慢升高的血压,更是毫无感觉,这样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引起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的原因
少数情况下,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常会感到头晕、头痛、乏力等,而头疼、头晕又会反过来影响血压的升高;多数病人由于长期处于较高的血压状态下,会逐渐适应较高的血压,头疼、头晕等症状并不明显。
若不定期检测血压,难于指导用药,很容易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据报导,75%以上的脑卒中是高血压造成的,尤其是脑出血高血压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没有定期检测血压者占八成。
高血压病人定期测量血压,有助于找到自身血压变化的规律,为医生个体化合理用药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减少和延缓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高血压病是遗传易感性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两类。前者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种族、年龄、性别等。可改变危险因素主要由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在高血压的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
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1.2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国地区盐摄分布为北高南低,与高血压、脑卒中的分布高度一致,也是北高南低,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0~15克以上。
2、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中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BMI20∼24)者的3~4倍。
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尤其是腹型更为明显,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3、缺乏锻炼
适当体育锻炼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增强免疫力和体力。
长期缺乏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导致血压升高,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6∼7mmHg),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免疫力和体力、减少骨质疏松,可降低血压、血糖和癌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使周围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使周围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可以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小动脉的动脉壁上的平滑肌就会变性,损害血管内膜,使小动脉的血管壁增厚和硬化,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吸烟尤其明显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5、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尤其是高度烈性酒,危害性更大。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心肌梗死发作和酒精性心肌病、升高血糖。
6、精神紧张
紧张是指由内外紧张因子(工作或生活压力及各种情绪应激)引起,多数有明显主观紧迫感觉,有时主观紧迫感觉不明显,但血压有明显升高,有许多紧张性高血压患者,用2~3种降压药,仍难以控制,后来经改变工作、心理疏导等处理后,停用降压药血压完全正常,但是一遇紧张血压又升高。因此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等十分重要。
7、疾病和药物
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者也易患高血压,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中药甘草、口服避孕药、麻黄素等也会引起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