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盲.美盲更可怕的“丑盲”。(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这么一句话“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其实,比文盲、美盲更可怕的,是丑盲。
什么是丑盲?丑盲就是失去对丑的认知,从而不知美丑,不辨善恶。对丑没有自知,就失去了分寸感、羞耻感。
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店铺的招牌是怎么大、怎么耀眼,怎么来,满眼的大红大绿,黑夜中闪耀的七彩灯饰。学生的校服几乎没变化,也没有男女的差别。小孩子的摇摇车,都带点魔幻色彩。就连影视剧的构图色彩,也是“色 ”不惊人死不休。
审美本无绝对的标准,但一定会有高低之分。大红大绿的色彩并非不好,而是搭配中那一点微妙的分寸感,就是审美。
回头再看,国画里的留白总让人浮想联翩,中国汉字的躲让更有韵律感,瓷器里那份羞涩的青总能让人一下子有了神秘感……
失去那一点分寸感,就像失去了审美的基准,有时候就会丑而不自知,这是比美盲更可怕的事。
因为, 失去了羞耻感,就会不知丑。
在中国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孕妇和先生在一家麻辣烫的店里吃饭时,一个四岁小男孩跑进来拿筷子,掀起的门帘打到她身上。
当小孩拿了筷子往外跑时,孕妇便伸出了一只脚,把小孩绊倒在地上。之后,当孩子的母亲想沟通时,孕妇却说自己肚子疼,叫了车就走了。所幸,孩子并无大碍,但这位孕妇的做法让人不齿。没有基本的同理心、廉耻心。
俗话说:“最美不过人心,最丑不过人心。”
俗话说:“最美不过人心,最丑不过人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大陆网站上有篇文章,讲说自己从小家境贫寒,但哥哥学业突出,高考那年考了第一名。当老师的亲戚说可以填表保送去好学校,结果等到发榜那天却没有哥哥的名字。他们问起时,亲戚只是淡淡地说忘记帮忙交表了。而这个亲戚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和他们家有深仇大怨,只因心怀嫉妒。
表面的丑,能够一眼看出。而人心的丑,往往深藏不露。
人心的丑,不仅仅是丑,还有是不知什么是丑陋,什么是羞耻。
而人心的美,可以唤醒生命本性中固有的善良。
《世说新语·德行》中记录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
巨伯说: “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
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留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
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
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人之初,性本善 ”。拂去蒙在心上的尘埃,就会显露出生命善良的本性。
愿用我们都能用善良的本性来辨别美丑,分清对错,回归、恪守“礼义廉耻”,做一个知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