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毕业等于失业?(组图)

作者:林萃芬 发表:2020-07-20 20: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武汉肺炎 林萃芬 毕业 失业
后疫情时代,毕业等于失业?(以下图片来源:Adobestock)

后疫情时代 毕业等于失业?谈7次“生涯转型”教我的事…

回顾我自己的转型之路,就像打开心灵的窗子。每当心里觉得郁闷难安,就想推开窗子,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每当生活出现瓶颈,就想推开窗子,寻找心灵的答案,了解自己到底哪里不对劲。

【1】

人生第一次转型,是在我大学毕业,即将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时由于念的是大家眼中“最没有前途”的中文系,为了找到未来的方向,希望不要尝到“毕业即失业”的痛苦,我非常努力的“自我分析”一一列出自己个性的优缺点、特征喜好,再参考各种职业需要的条件,然后天真地认为自己最适合走大众传播的路。

为了从“中文系”转型到“新闻界”,我非常认真地去到各大专院校的新闻科系旁听,满怀热情地请教表现优异的新闻界前辈,积极主动地跟相关人士推销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四的时候,我进入商工日报的专题小组,开始我的记者生涯。由于之前的专题经验,毕业后我顺利应征进入新女性杂志。

【2】

第二次的生涯转型,是在我临危受命,当上杂志主编的时候。当时的我才刚踏出社会一年多,历练不丰、能力不足,没想到却碰上总编辑罹患癌症的突发状况。刚接下主管任务不久,我便发现自己需要快速成长,当时我才二十三岁,其他部门的同仁从三十岁到六十岁都有,该如何取得元老级员工的信任呢?该如何指挥各部门的员工一起合作呢?该如何掌握经营管理的先机呢?该如何熟悉各个往来厂商的状况呢?

为了快速转型,我开始接触各种不同内容的课程,要怎么当个杂志社管理者?要怎么经营文化事业?要怎么预测未来的脉动......等等课程。我还记得当时上课的老师是前经济部长王志刚,虽然上课内容已全数忘光,但现在回头省思,发现这些课程我依然需要继续学习。这次的学习经验让我领悟到,不管上任何课程,都必须经过“自省”和“消化”的过程,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被灵活运用,不然就是“死的知识”。

不管上任何课程,都必须经过“自省”和“消化”的过程,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被灵活运用,不然就是“死的知识”。
不管上任何课程,都必须经过“自省”和“消化”的过程,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被灵活运用,不然就是“死的知识”。

【3】

第三次想要转型,是在我当上杂志主编多年,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减退的时候。当时我莫名地陷入情绪低潮,做什么事情都不带劲,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即使现在看当时的照片,都还是可以感受到那股“莫名的怨气”。很多人都不喜欢负向情绪,其实,负向情绪的功能就是在告诉我们:事情不对劲了,需要做些转变,让人生有不同的方向。

为了重新燃起工作热情,我选择放弃一切,到美国去进修广播电视课程。在异乡的这段期间,我尝试各种新奇的事物,结交不同国度的朋友,乐于体验各种型态的生活模式,积极参与不同名目的活动。这次的转型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假如不要“自我设限”,其实转型并没有想像中困难;就看我敢不敢冒险,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4】

第四次想要转型,是在我从美国回来,应邀担任多家公司的顾问的时候。我慢慢发觉,我不能再用过去旧的工作方式,来面对新的工作型态。我需要针对不同公司的需要,收集不同的资讯;我需要针对不同老板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不能全部“一视同仁”。有了这个觉悟之后,我开始养成随时搜集资料,以及主动发掘问题的习惯。这样我才能和各个不同领域的老板讨论问题,并且找到解决之道。

这次的转型经验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并不一定非进学校上课不可。倘若能够用心观察周遭环境的转变,自然能够每天成长一点点。整理自己的转型历程,发现早在这个阶段,我就已经进入弹性生涯时代,而且在当记者时养成的自我记录、自我书写习惯,让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感受,指引我下一步的转变方向。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并不一定非进学校上课不可。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并不一定非进学校上课不可。

【5】

第五次想要转型,是在我进入写作的领域,成为专业作家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强烈渴望灵感,那种感觉就像一只饥饿的动物,到处找寻写作素材。几经寻觅之后,我终于明白每一次的成长经验,就是最好的写作题材,因此,与其“外求”,不如“自省”。只有亲身体验的故事,才是最感动人心的。

【6】

第六次想要转型,是在我和相交多年的男友分手的时候。当时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让一个曾经说过“没有你,我活不下去”的男友,下定决心离开我?究竟我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会让他受不了我呢?我开始回想自己的恋爱历程,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大量阅读心理学的书籍之后,我有了一些发现,我发觉自己是一个很害怕承诺的人,似乎只要承认对方是我的男朋友,我就会失去自由,对方也不会再爱我、疼我。

我发现自己很羞于表达爱意,一厢情愿地以为“对方应该知道我的心意”。我发现自己对男友的要求越来越多,如果对方不懂得适时拒绝我的话,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沉重,互动的感觉也会越来越疲惫。

这次的经验,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信任程度、感情需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激发我想要探索别人内心的想法,以及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动机。不可思议的是,这次的成长经验,对我现在做感情谘商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不少当事人都跟我有相似的心理历程,都是在最爱自己的人离去时,才兴起自我探索的念头。

被幸福包围的时候,我们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强烈的震撼虽会带来痛苦,却也是最宝贵的成长养分。我常常跟当事人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好的结束是幸福的开始。学会好好告别一段爱情,我们就可以进入不同的成长阶段。

强烈的震撼虽会带来痛苦,却也是最宝贵的成长养分。
强烈的震撼虽会带来痛苦,却也是最宝贵的成长养分。

【7】

第七次想要转型,是在进入心理辅导的领域后。当时我对心理相关理论与各种谘商技巧越发渴求,除了积极参加不同谘商学派的工作坊外,我同时也去台大旁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听着、听着,居然兴起报考研究所的念头。一起在台北张老师基金会值班的伙伴,鼓励我去报考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研究所。

还记得考试的时候,看到人山人海的考生,心都凉了一半,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而且大部分都是科班出生,我还有机会吗?或许是没有抱太大希望,当我通过笔试,进入口试阶段时,简直欣喜若狂,不敢相信自己真的通过考试。这次转型,对我的生涯发展影响非常巨大,仿佛找到自己的天命。我们每个人的成功处方,就藏在过往的经验中,无论是否习惯自我记录,都可以透过探索下面这些“生涯发展历程”的问句,或多或少挖掘出一些自我成功特质。
 

本文整理、节录自林萃芬《从习惯洞察人心》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时报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责任编辑:皇辅 来源:时报文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