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怕仆人感到惭愧
翰林学士李宗谔,在他父亲李昉,掌握大权时,极力躲避嫌疑,远离权势。随他出入的马匹和仆人,与贫寒的士人,没有两样。
有一次,李宗谔在半路上,遇到了他父亲李昉跑在前面的仪仗马队,有个仆人,因为不知他是李昉的儿子,便立即呵斥他,侮辱他。
以后,李宗谔每遇见呵斥、侮辱他的那个仆人,都立刻躲起来,怕那个仆人知道后,心里惭愧。
二、不忘前约
朝臣刘廷式,本出身农家,邻居的老者,有一女儿,约定与刘廷式为婚姻。后来分别几年,刘廷式读书中了进士,回到故乡,访问邻居那个老者,他已经死了,他的女儿也因病,两眼瞎了,家里贫困,以致挨饿。
刘廷式打发人申述以前的约定。而女子的家里,以有病推脱,还说:她不敢跟当官的人,结为婚姻。刘廷式坚决不同意,说:“与老人有约定在先,怎么能因老人死了,女儿有病,而弃前约呢?”在他的坚持下,终于跟老人的女儿成婚了,婚后家中极为和睦。
刘廷式曾犯过小过错,监司想赶走他。但大家都赞赏他有美好的品德,并为他向上官说情。得到谅解。后来,刘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吉祥康寿。
其妻子死后,他哭得很悲哀。
苏东坡尊敬、喜爱他的正直,曾写文章赞美他。
三、李沆不攻诬他人
李沆当宰相时,专门以方正重厚,镇服浮躁。尤其不喜欢别人,论说短长,而依附自己。
秘书监胡旦,被贬官,知商州,朝廷很久没有召见他(胡旦)。他曾经与李沆同为知制诰,听说李沆当了参知政事,便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并攻击以前任职的人。他在信中说:吕参政因为无功,而拜参知政事;郭参政因为喝酒,而为少监;辛参政没有才能,而推托自己有病,却拜为尚书;陈参政新上任,不得皇帝欢心,而退居两省。反过来,胡旦却在信中,极为卖力地赞誉李沆,目的是要依附于他。
李沆看了这封信,很不高兴,命小吏把信封上,放到另一个箧中。
李沆说:“我真比他们都优秀吗?也不过是偶然遇到机会罢了。在人家后面接任,而说他们不对,这样的事,我不能干,况且还要张扬自己,而攻击其他四个人呢!攻击他人,损失的是自己的德性。”
在他当宰相的时期,一直没有起用胡旦。
四、只惩首恶
谏议大夫李应言,从小死了父亲,以孝顺母亲而知名,被任为侍御史。郓州百姓中,有传妖法的,同党有几百人。逮捕他们的人,想邀功请赏,便极力夸大他们的罪行,说他们要造反。
上面命令李应言,去查办这件事,他只杀了为首的几个人,其余的全都让他们改过从善,不予追究。
五、张咏缓解肃杀气氛
自王钧、李顺,二人造反,被平定之后,凡到蜀地当官的,多不携带家眷去。至今,成都还有这样的禁忌。
张咏做益州的长官,是单骑赴任。当时府衙的下属官吏,都惧怕张咏的严正和战乱的肃杀气氛,不敢蓄养婢女。
张咏不愿意使人们断绝人情,就自己买了一个婢女,以侍候穿衣、戴帽和日常生活。从此后,下属官吏,才渐渐地买起姬妾来。
张咏在蜀四年后,被召还朝廷。临走前,他把婢女的父母请来,自己出钱,让婢女嫁人。那个婢女,至此还是处女。
张咏在蜀四年,以个人的行为,缓解了战乱带来的肃杀气氛。
(以上均据宋代李元纲《厚德录》
正是:
肃杀气氛闷死人,
善良吏民不适应。
风和日暖春秋季,
自由舒展老少欣!
中共煞气年年重,
瘟疫毒菌处处生;
天灾原来是人祸,
源自独裁害百姓;
天灭中共下地狱,
必定瘟散彩霞明!
不信你就等着瞧,
佛光普照齐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