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塑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苏轼(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是一位全才,诗文词赋无所不精,音乐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诗民间都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东坡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他的文正如他自己所说:“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挥洒自如,特别是文赋,南宋的王炎评他的赤壁二赋是“赋到此翁无人”,至于词,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简直可以说雄视千古,他精通音律,能制词牌,是音乐家;他擅丹青,是画家;他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大书法家。
但苏轼在落难期间,处理经济危机的一些措施却鲜为人知,现举几例以飨读者。
北宋元丰二年(1079)正在湖州任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那年八月十八日被押送至京城汴梁,经过四个多月的反复审讯,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神宗皇帝终于降下圣旨,将苏轼夺去官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停发官俸,不得签书公事。十二月二十九日文书下达,正月初一便得起程。于是就在举国欢庆的元丰三年(1080)大年初一起程。苏轼由长子苏迈陪同,在御史台差人押解下赶赴黄州,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苏轼父子终于到达黄州。由于苏轼是犯官身份,没有官舍居住,初到黄州的苏轼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寺定惠院里。两个月后,苏轼的妻子王闰之(续弦,已故夫人王弗的堂妹),丫环王朝云,次子苏适,三子苏过,在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酒的弟弟苏辙的护送下也到了黄州。
小小的定惠院住不下苏家这么多人,对文名远播的苏轼十分景仰的黄州太守陈君式把苏氏一家安顿到长江岸边的一个水驿临皋亭。住处暂时是有了,但因为官俸停发,苏轼在职时是个清官,家中并无积蓄,所以一大家人的吃饭顿时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不过苏轼毕竟是苏轼,在这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面前,苏轼不等,不靠,不乞,不要,而是采取了两项克服时艰的措施。
苏轼的第一个措施是量入为出。他把夫人王闰之离京前变卖的些许家产换成铜钱,每月初他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串分挂在住所屋梁的三十颗铁钉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然后将画叉藏起。
苏轼的第二个措施是生产自救,自食其力。在黄州安顿下来后,苏轼就向黄州太守请求能划给一块无主地给他耕种,经反复交涉,继任太守徐君猷将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他。那哪是什么“地”呀,那是一块荆棘瓦砾之场。苏轼别无选择,于是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深挖细整,终于整理出五十亩田园,又因地制宜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一些蔬菜瓜果自用。“春食苗,夏食叶,秋食果,冬食根”,全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他还自我安慰,“怡然享受着,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白居易在四川忠州刺史任上,曾在城东缓坡上种花栽树,公事之余,在花丛树影间追寻往事,感叹今生,称该地为东坡。苏轼景仰白居易的诗文人品,感慨自己的坎坷经历,于是也将这块田园戏称为“东坡”。
元丰三年冬,苏轼在坡地废基上盖起了五间房屋,房屋竣工时下了一场大雪,苏轼在居中明间堂舍四壁画上雪景,就将这房子取名为“东坡雪堂”。白居易晚年居香山,遂自号“香山居士”,苏轼住“东坡雪堂”,食东坡田园产的粮食蔬菜,于是也学着白居易,自号“东坡居士”。
从此,苏轼在这里,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撰“东坡长短句”。东坡居士名扬天下,民间甚至有不少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他就是苏轼。
苏轼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节俭和勤劳度过了黄州四年的经济危机,复职后,他还凭着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才华,帮助寒门学子及小企业主度过了经济危机。
责任编辑:兰雪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