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未读佛经的虞祺,却因其仁善之心,去世后成了佛。(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南宋名相虞允文的父亲虞祺,字齐年,徽宗朝中进士,高宗时期官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转运判官。
虞祺任潼川路转运判官时,地方上的惯例是多次重复征收赋税,他都予以免除。他说,朝廷的律法没叫官员重复征收,地方上的惯例与律法有出入的必须更改。
虞祺知梓州时,秦桧要遣使臣来督促上交贡品,虞祺反对,并说梓州地瘠民贫,哪有剩余的财物上贡。秦桧羞愧地放弃了派遣使臣的计划。虞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为百姓利益着想,令万民爱戴。
虞祺去世后,在冥府任职“更生官”,在人间周年忌辰时成佛了。同乡鲜逑受嘱讬将此事转告虞家人,事迹记载于南宋名臣洪迈的《夷坚志》中。
有一次,鲜逑患病时吃错了药,导致病情加剧,不省人事。精神恍惚中,他看见三个身穿黄衣的差人,拿了文书来追他的魂,另外两个白衣人,在房梁上跳跃喊叫。
鲜逑赶快叫家人焚烧纸钱,并恳求道:“我的儿子买药还没回来,请稍等一会再把我带走吧!”三个黄衣人拿了钱面露喜色,出门去了。
到了傍晚,鲜逑的儿子从外边回来了,那三个黄衣人也跟着进门来,鲜逑马上便死了。
那两个白衣人也是被黄衣人拘走的,一个名叫蜍充,一个名叫税中定。他们一行走了很久,来到一座城池前,过了三道阙门,进到里边,看到城内宫殿十分巍峨壮观。
鲜逑在路上,遇到了去世多年的朋友曹惟吉。对方问他是因何事被拘来的?鲜逑说:“我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恶的事。”曹惟吉听了,便安慰他说:“有同乡人在这里,你不必发愁了。”
鲜逑问:“是谁呀?”曹惟吉说:“就是曾在太学任教的太常虞博士(虞祺),今天他要来判几个更生回阳的人,明天他就要成为更生佛了,你要把握这个机会。”
曹惟吉转瞬不见了。不一会,公差把拘来的三个人领到大殿下。殿上坐着一位身穿帝王服,头戴王冠的神。税中定和蜍充先被唤上殿去问话,问完就被释放回去了。
接着轮到鲜逑被唤上殿。神问:“鲜逑,你一生做过什么善事?”鲜逑答:“因家里贫穷,没能力做善事,不过曾经去游览瓦屋山,瞻仰过山寺里供奉的辟支佛,看到佛像吉祥,瑞气十分旺盛,便捐了一根木头,作为修葺天翁堂耳房使用。”
殿上的书吏拿出纸笔,让他把刚才说的事写到纸上,然后把纸呈给殿上。那神看了后,便在纸上批示:“放还。”于是鲜逑再三向神拜谢下殿。刚走了几步,却听到有人喊他。
一回头,看见那神已走下公案,站在台阶上说:“回去告诉我家里人,让他们给我设立更生道场,同时要唱诵更生佛的名字。”说罢,忽见白光腾腾,整个殿宇陡然变得十分明亮。
鲜逑跪下再拜,才走出宫来。来到大楼前的阙下,举头望见上边挂有绿牌大匾,金字题着:“大慈大悲更生如来”。
鲜逑刚走出阙门,便发现自己已经复活了。这时,家人已经备好了棺材,妻子正在哭泣,正准备将他入殓,没想到他居然复活了。
第二天,鲜逑便到虞家去拜访,把自己所见的事告诉虞家的人,这天正是虞祺去世一周年。他生平并没读过佛经,曾负责夔潼(今四川奉节和绵阳)一带征收和漕粮运输。当时,正值发生宋金战争的时候,各地征集运送军饷的官兵都横征暴敛,唯独虞祺的部下纪律严明,从不滋扰百姓。
后来他驻在潼川(今四川三台),当了潼川路转运判官,在绍兴十六年得了点小病。至六月二十七日那天,坐在几案边,忽然看着在座的客人说:“古佛们都来了,我也该西归了。”
虞允文听到这话便哭了起来,虞祺看着儿子说:“我自能成佛,又有什么不好呢?”在座的客人对他说的话感到十分惊异,一转瞬间,虞祺便已含笑而逝。
鲜逑复活的事传开后,虞公成佛的事迹也流传得更广了。
(参考资料:《夷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