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明人绘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秦国能一统天下,有一个人至关重要——在《千字文》里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单就军事而言,他可谓是一位杰出的统帅。征战沙场三十余年,攻克城池七十余座,歼敌近百万。但正因其杀戮太重,而沦落到被逼自杀的结局。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据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他的儿子逃往秦国,世代在秦为将,白起便是白公胜之后。
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战功显赫。但因此也引起了当时秦国丞相范雎的妒忌。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全国上下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前259年,秦军再次攻占上党郡,并且兵分三路:王龁一路攻下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北);司马梗一路攻下太原郡;白起率军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准备一举灭赵。韩、赵两国大为恐慌,韩桓惠王决定割地求和,而赵孝成王亲自前往秦国拜见秦昭襄王,并与大臣赵郝约定割让六座城池与秦国和谈(见《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两国使者又携重金游说秦相范雎。范雎担心白起功高影响自己的仕途,以秦国士兵征战操劳需休养为由,劝说秦昭襄王答应韩、赵两国求和。秦昭襄王听从范雎的建议,答应韩国割让垣雍(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为条件进行和谈。双方于正月停战,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见《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作战以重创敌国军力为主,在他的征战生涯中歼灭了近百万敌军,因此得到了“人屠”的绰号。尤其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多日。主帅赵括亲率精锐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四十万赵国士兵投降。白起与手下将领谋划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用欺骗手段,将赵国四十万降兵全部坑杀。长平之战前后,共斩杀赵兵45万人,秦军清扫战场收集头颅,因头颅太多而堆积成台,名叫“白起台”(《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再次任命白起统兵,但白起认为此次必难成功,遂托病不行。最终他因与秦昭襄王在战略上产生较大的分歧,而导致被自己的大老板炒了鱿鱼,并让他卷铺盖走人,就这样白起被驱逐。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秦昭襄王派使者追至,赐给他一把剑,命他自尽(《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纵观历史,杀戮比较残酷的武将,几乎都不得善终。白起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到底哪里得罪老天了,竟落得这样的下场?”好一会,他突然醒悟:“我确实该死。长平之战,我以欺骗手段坑杀几十万赵国降兵,这个罪过足够了。”于是,举剑自刎。——“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