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空气中除了PM2.5,竟然也开始侦测到塑化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许多人只要听到PM2.5细悬浮微粒,就会闻之色变。但现在空气中除了PM2.5,竟然也开始侦测到塑化剂,虽然目前浓度不高,但还是要小心,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目前任职台北荣总临床毒物与职业医学科主任的杨振昌表示,DEHP是塑胶制品常添加的一种塑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可塑性极强的脂溶性黏稠液;也由于可增加塑胶产品的柔软度及可塑性,所以现在普遍被添加于聚氯乙烯(PVC)材质的塑胶产品中。
而含塑化剂的塑胶产品,早已普遍存在我们生活中,所以平常总会接触到塑化剂,其中又以塑胶制品为主,例如塑胶袋、保鲜膜、塑胶容器、方便面的油包、塑胶拼接地板、电线塑胶外皮,及塑胶材质的医疗用品等。
这些塑化剂常作为食品外包装,或保鲜膜的塑胶包材,所以容易因为容器渗出而污染食物,或在微波、蒸煮、加热及盛装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时,渗出污染食物,同时会逸散到空气中,然后经冷凝后,吸附于室内灰尘之上。
此外,由于常被用来当作“定香剂”,可能存在于香味浓郁的化粧品、保养品,或是卫浴用品中。因此就算在食物中,也可能含有塑化剂,尤其是高油脂类的食品,例如牛奶、起司、人造奶油、谷类、肉类、鱼类,及其他海鲜食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少量的塑化剂,接触途径则包括食入、吸入、皮肤接触,或是经由母体胎盘直接传递给胎儿。
那么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由于塑化剂为环境荷尔蒙的一种,长期接触后,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导致运作不正常,进而影响生殖功能或发育,尤其是男婴及男童。
虽然对人体而言,塑化剂的口服吸收,及肝脏代谢分解都算快速,绝大部分的塑化剂在48小时以内就会经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若不断增加暴露,仍然会对人体造成慢性的健康危害。
另外不少人也会担心,如果吃了含有塑化剂的产品,是否会伤肝、肾?在动物实验中,塑化剂的确可能在动物身上,伤害肝、肾,但在医学文献上,塑化剂直接和人体有所关连的毒物资料并不多见。
若依据动物实验的剂量来推估,会造成人体肝、肾功能受损的暴露剂量,大约超过目前一般暴露剂量的千倍以上,因此就算不小心吃了含塑化剂的产品,应不会伤肝损肾。
至于塑化剂会不会导致癌症?这个相关研究,在老鼠身上发现DEHP会导致肝癌、睾丸癌、胰脏癌、单核球白血病等等现象,但是在人类致癌方面的证据仍不充足。国际癌研究署(IARC)也于2013年将DEHP塑化剂归在第2B类致癌物,也就是对动物很可能致癌,对人类则是可能致癌的物质。
若要减少塑化剂危害,卫福部在2011年有针对当年引起社会震惊的塑化剂事件,提出“5少5多”的减塑撇步。
5少就是:少用塑胶、少用香水、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及药品、少吃加工食品,以及少吃动物脂肪等。
容时也可以多做这5件事改善:
1、多洗手:因为逸散于空气中的塑化剂,在冷凝后,会吸附于室内灰尘之上,很容易沾上手,所以在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以洗掉手上沾染的塑化剂。
2、多喝白开水:取代瓶装饮料、市售冷饮或含糖饮料。
3、多吃天然新鲜蔬果:研究指出,多吃蔬果可以加速排出塑化剂。
4、多运动:例如健走、跑步,以加速新陈代谢。
5、幼儿多喝母乳,但避免使用安抚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