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有“三道茶”敬茶礼俗,用各具不同滋味的三道茶敬客,让人在喝“三道茶”的同时,也讲究品味人生的道理。(图片来源:Pixabay)
人说品好茶,一苦、二甘、三回味。好茶、好品味,讲究身心三回味,一品舌根甘冽,满口生津;二品甘醇沁齿颊,尽日留香;三品滋味漫喉底,甘爽尽出,气脉畅通,腑脏滋润,神怡心旷。
在云南白族有“三道茶”敬茶礼俗,用各具不同滋味的三道茶敬客,道道地地让人“三回味”。在喝“三道茶”的同时,也讲究品味人生的道理。
“三道茶”白族风情茶艺文化
在云南大理一带白族“三道茶”的茶礼茶俗,大约产生于西元八世纪南诏[1]时期,当时是宫廷茶点,后来逐渐传入寻常百姓家。
白族人“三道茶”的饮茶习俗,伴随着族人重要的人生阶段的开展。每逢年节、生日寿诞、婚嫁喜日、拜师学艺、立业等等重要的喜庆日子,长辈以三道茶祝愿晚辈顺利、平安、美满。平时,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好客的白族人也会制作三道茶。“三道茶”独到的茶艺,表现白族人的睿智,也展现待客的诚挚高雅礼俗。这种礼俗随着饮茶习尚越来越广,就渐渐形成具有白族风情的茶艺文化了。
“三道茶” 喻人生的三层境
“三道茶”,茶敬三道,三道茶各有不同的茶味、茶韵:“一苦、二甜、三回味”;三种茶的韵味寓寄人生的三层境界,传达三层境界的哲理。
第一道是“清苦之茶”:意喻人生当从吃苦起头,“要立业,就要先吃苦”,创业维艰苦打底。吃“苦”就是功夫,不怕吃苦去闯出一片天。
第二道是“甜蜜之茶”:意喻人生“苦尽甘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春花扑鼻香!有了苦味在前,后续享到的甜蜜更是加倍美好。
第三道乃“回味茶”:意喻五味交集的人生留待人反复“回味”。“回味茶”里有五种味道,五味共一汤,好像真实的人生“五味杂陈”,回味人生来时路,莫忘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教训。
“三道茶”,多种茶味,先苦后甜又带五味,让人随时从品茶中时时撷取人生之旅的智慧,记取人生哲理。“三道茶”的一席茶中,用茶带领人省思人生,寓意深远。
仇英《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局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三道茶” 茶艺茶道 讲究三道
“三道茶”讲究沏茶的茶艺和敬茶、品茶的茶道。第一道茶,先将水烧开,一边将一只小砂罐用文火烘烤。把茶罐烤热后,随即取出适量的茶叶放入罐内,接着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到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稍稍等一下,主人将沸腾的茶水注入茶盅,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这第一道茶经过烘烤、煮沸而成,因此,色如琥珀,焦香扑鼻,入口滋味苦涩,通常主人只献半杯,客人则要一饮而尽。
敬过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烘茶、煮茶。同时,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乳扇等配料。煮好的茶汤注入盅内约取八分满。这样沏成的第二道茶,甜中带乳香,甘甜醇香,非常适口。就像是一种奶茶。
第三道茶的煮法相同,放入茶盅的配料则不同,种类也多了起来。一般在茶盅内放入适量的蜂蜜、少许炒米花、几粒花椒、一撮核桃仁、姜和桂皮等,然后注入七分茶汤。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边晃边饮。晃动茶盅,使茶汤和茶料均匀混合。
这杯茶,喝起来有甜味、香味、苦味带着微麻、微辣之味,滋味无穷,令人回味。客人饮用这道茶时趁热饮下,口中“呼呼”作响,主、客相融,人与茶也“香”融。中国古人讲究:茶斟七分满表诚敬,留得三分余味长。一席茶,诚敬加上回味,十全十美!饮三道茶,人生哲理伴着饮茶趣味,欢畅淋漓!
清代大才子袁枚对品茶有独到之“敬”,他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体贴之。”试一试,用诚心和敏觉“体贴”三道茶吧!
品茶,九清八旺七敬茶,泉冽茶香。
人生,一苦二甘三回味,德馨味厚。
从品茶说人生!三道茶,一苦二甘三回味,蕴味无尽;茶水里,碗转苦甜合五味,吃苦励志!蕴味深长!
注释
1.南诏(738年~902年),是八世纪时兴起的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古国。白族“三道茶”茶俗,见《茶之趣》,彭国梁主编,2003年版。
2.乳扇主产于大理州洱源县的乳制品,颜色呈乳白或乳黄,形状如菱角状竹扇。在云南大理是很受欢迎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