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学(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8年9月18日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稳健的德国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独秀,2010年的GDP增长率,是七大工业强国中的第一。区区8,3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详报导:德国制造到底强在哪?)有位华人女士在《智慧生活小微刊》分享德国之所以强盛的原因,部分是从小学就抓紧了!
钓鱼故事的省思
在华人的社会,通常不会去告诉别人“你家孩子没有礼貌”——我们把这种“不说”当成了一种礼貌,不过所有人都会讨厌他的孩子。
我曾经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郊区的一条小河,见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而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道:“怎么有两根钓竿?”(因为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
钓鱼示意(图片来源:Fishing/Max Pixel/公有领域CC0)
小孩回复说:“跟同学一起来的,他上洗手间了。”(不一会,果然上洗手间的孩子回来了。)
德国朋友继续问道:“有执照吗?”(德国规定钓鱼也要有执照的。)
两个小孩赶紧掏出执照后说:“有呢,你看。”
“带尺子了吗?”德国朋友又问道(因为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若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带了带了。”两个孩又连忙掏出尺子来。
“哦。”于是德国朋友就走开了。
我感觉很奇怪,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管这么多,
“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认识他们。”
“什么?不认识?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听你管教?”
“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我沉思良久,想到了一个景象: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去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并教他们怎样做吗?
德国对教育的重视
在德国期间,我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德国的社会何以文明?德国人在全球为何受到普遍的尊重?通过了解跟体验德国的教育,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很多人发现,德国战后之所以能崛起,和他们“勤奋”、“严谨”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们通常认为,高素质的民族性格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
据说,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大获全胜,元帅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也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金(图片来源:Martin Luther King Jr St Paul Campus UMN/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Wikipedia/CC BY-SA 2.0)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高、门槛高
在德国,中小学教师有非常不错的收入。据德国政府的相关统计,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是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
德国中学教师的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000欧元(约折合人民币360,849元或台币1,644,750元),相当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跟其它一些行业相比,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
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也有差异,但不会很大,至多为30%左右,因为德国的社会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这种价值取向已经渗入他们的血脉,积淀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若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超过其它工业化国家而高居第二(仅次于瑞士)。在职业属性上,德国的中小学教师是属于国家的公务人员,受不解雇的保护,并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假期。
不过这么好的收入待遇,也提高了德国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门槛。在中国,大学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学应聘任教。然而在德国,情况要复杂得多,你若想成为一位中小学教师,至少要过三道“关口”。
德国教师教学中(图片来源:First graders of the Interamerican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 in San German/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Southeast Region/Wikimedia/CC BY-SA 2.0)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地玩,而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孩子们也会学一些东西,他们的书包不会比我们的小。
比如幼儿园时:老师会教导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讲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教育。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比如艺术、音乐或体育感兴趣,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者机构进行学习的,甚至有些是免费的。
在德国十分流行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叫Struwwelpeter蓬头彼得,它用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许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比如以下这些:
1.自理能力:如睡眠、饮食、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
2.规则意识:自己盛入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方能吃零食。
3.爱心:许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如小猫、小狗,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体会贴心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4.坚强:孩子摔倒之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立即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5.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声bitte(请),之后会说声danke(谢谢)。
6.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很多德国父母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7.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地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8.承担后果:有位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讲:“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9.承担责任:有严厉的德国家庭,若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他还得继续穿着脏衣服。
10.诚信:德国家长会以身作则,并经常会告知孩子要遵守约定,不能轻易誓言,曾答应过的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11.自信:德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信培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均会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因为他们明白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是父母。他们也绝不会以成绩的好坏去否认孩子在其它方面的优秀。
12.合作:在德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会有意的去帮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因为在德国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