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会对国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7月22日讯】贸易战(尤其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正式开火,至于如何应对、谁胜谁败,虽然网上讨论的很热烈,却主要是管理者的事情,不再做评论。但是,这些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心的。
基础原材料进口受到威胁,影响出口与内需
中国现今的经济特征是什么呢?是产能过剩与产能短缺并存。过剩的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建材等最基础的工业产能,依附在这些基础产业之上的就是房地产、基本设施建设与施工的产能和汽车工业的产能。
另一块儿就是一些机电、电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能。而短缺的是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钾肥、大豆等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这些基础原材料和部分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都很高。这就注定贸易战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社会都在忽视的。
先看看中国那些过剩的工业产能立足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立足于中国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力的国家管理手段维护了社会稳定,比较优良的产业工人群体,等等。
但这里一个最核心的基础就是基础原材料尤其是能源的稳定供给。没有能源等基础原材料的稳定供给,这些过剩产能就无法保证开工率,这不仅威胁的是出口产能的开工,还会威胁到内需产能的开工。
以原油为核心的能源供给是任何国家工业产能可以开工的基础。在今年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8%。2017年,中国出口总值15.33万亿元,占GDP总值82.71万亿元的18.53%,内需部分占81.47%,这说明什么呢?以现在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一旦供给出现压力,不仅威胁出口,还会威胁内需。
从物质过剩到物质匮乏
一旦以原油、天然气为核心的基础原材料进口无法保证,工业产能无法保证开工率,在工业品的供给方面,我们会从物质过剩的时代迈入物质匮乏的时代。
前段时间,有主要媒体说过这么一句话,物质过剩的时代即将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即将到来,这里反映的是两点内容:
第一,任何一个国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到来,经常账户的顺差时代就会逐渐过渡到逆差时代。因为老龄化让劳动力不再廉价,也不再过剩,在人口红利释放期造成的资产价格不断膨胀,从而让生产要素价格逐渐攀升到高位(注意:汇率代表的货币价格也可以看作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价格之一),这都将导致逆差时代的到来。
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种变化,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6月底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中国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这是2001年6月后,中国第二次出现经常账户逆差。
那2001年是什么情形呢?中国正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带来经济边界的扩张,人口红利得到加速释放。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最近几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减少、今年1季度出现明显的逆差,是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所决定的。
第二,美国基于自身的债务要求,正在对中国、欧洲等国家发起全面的贸易战。我们知道,自从经济全球化以来,非美国家主要输出的都是商品,差别只是一些国家以原材料输出为主,一些国家以制成品输出为主,维护自身的经常账户;而美国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也是最主要的商品进口国。当美国发起贸易战之后,就会压缩自身的资本输出,恶化非美国家的经常账户,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经常账户。
在人口红利结束、资产价格膨胀带来的生产要素价格处于高位、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情形下,中国经常账户的逆差时代就会加快走来,威胁基础原材料的进口。一旦无法稳定原材料的进口,工业品的物质匮乏的时代就会走来,这才是主要媒体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贸易战开启之后,这些出口产能只能面向内需,国内的物质供给将更加丰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出口就没有进口,从而威胁自身工业体系的开工率。
农产品供应承压,将点燃通胀
工业品的供给还是次要的,因为工业品从本质上来说都不是必须品。但能源等基础原材料的供给,威胁的不仅是工业产能的开工率,还一样威胁到农业的生产。比如:无论化肥、农药等供给,一样离不开能源;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更直接离不开原油的供给,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农业的生产效率。
即便上述因素影响不大,若是看看中国农作物的对外依存度,也值得十分警惕:进口大豆的依存度在80%左右,也基本决定了全社会蛋白质的供给,一但进口遭到威胁,威胁的是养殖业全产业链,任何人都不会希望猪肉再次成为奢侈品;此外,玉米、小麦、高粱等农产品在不同程度上也都有一定的进口需求。一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情形不断持续,进而威胁到农产品的进口,带来的威胁一样是十分严峻的。
所以,在中国人口红利释放已经逐渐结束的大背景下,美国对世界开启贸易战,将严重放大对中国经常账户的威胁,威胁的是全社会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供给,点燃的是通胀!
现如今,贸易战已经打响,最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采取高强度的货币紧缩政策,击碎资产价格泡沫,将生产要素价格降下来,推动经常项目账户的平衡;同时,放开资本账户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不惜一切代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只有如此,才能稳定中国的进口需求,让通胀保持稳定,也可以逐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楼市冻结”措施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起不到打压生产要素价格的作用。一旦基于债务和财政等因素无法达成上述目标,等待我们的就是通胀之火被点燃,这是贸易战打响之后对我们最切身的影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