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到隔壁小店去转,见一民工模样的老人在与老板娘聊天,也没在意。他们见我过来,主动与我答话。老人主动介绍说“我今年67岁了,从山东来的。”我打量他一眼,大约60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精神还好,向他点头示意。
“我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老伴比我小11岁,她一人在家种13亩地。”老人看来比较健谈,主动介绍自己。我不由得心里一惊,一个女人种十多亩地,男的在外打工,多么不容易。
“几个孩子都在城市里住,一个在烟台,一个在宁波,他们买房子都是我来掏钱。我给儿子20多万元,给大女儿20多万元,给小女儿十多万,都是我打工挣的!”老人说着,眼睛也亮了起来,一副自豪的样子。
“那你打工一个月多少钱呀?有一万吧?”两位妇女问他。
“没有,一个月四千多块,我跟那个老板干十多年了。不过,我现在不能再给孩子们钱了,我要挣两年钱给自己养老的。”他说话很实在。
“这么大年纪了,在家休息吧,别干了。”两位女性劝他。
“不,我还要干,人干活了身体才好。”老人笑了起来。
我没有多问他什么,毕竟和人家不熟悉。我从他的话中判断,他才到工地来,他的老板也是承包我们的项目。我为老人夫妻的吃苦耐劳而叫好,也为他的养老而担忧。他养育三个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本来子女可以报答他的,但三个子女买房都要他出钱,他打工不吃不喝能挣多少钱呀?子女们在城市买不起房子,有自己的无奈,但他们当民工的父亲挣钱容易吗?且不说在外打工的辛苦与艰难,且不说长期过着非正常人的生活,哪个打工者没受过屈辱呀,哪个民工心里不是血泪斑斑?老人有儿有女,他的孩子能称为孝顺吗?如果孩子不孝,养孩子又有何意义?子女双全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是他个人的不幸还是社会的不幸?
前几天晚上8点多,天已黑了,我在村子里散步,遇见一位步履匆匆的老年男人,他身上背着重重的行李,两只手还各提一个包。显然,他是外来打工人员。我主动上前问,他操四川口音,说自己下车就赶到这里,还没吃饭,也没见接他的人。我问他“谁请你来的,老板是谁,电话多少?是哪个项目?”
他一问三不知。我体谅他出门不易,主动领他找了村里两处房子,终于找到了目的地。这些民工出来打工都是熟人介绍的,他们一般都搞不清楚什么项目的。
一天上午,有个盖房子的小包工头对我讲“现在找工人砌砖很难,只能找60岁以上的人,40岁以下的人根本不愿意干苦活。”确实,他们盖一个小平房,六名工人中五人在砌墙,一个和沙浆,都在60岁开外,都比较消瘦。最关键的是,这些工人脸上写满了悲苦,那是长期看不到生活希望才有的表情。
再过几年,这些老民工都干不动了,青壮年宁愿啃老也不愿意接他们的班,那时建筑工人就会青黄不接了,会出现断层,就会成为大的社会问题。不过,那不是咱们操心的事了,自然有高层来操心了。也许有人笑我瞎操心“你是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没错,百姓安心拿份自己的工资吧,啥也别多想了。古文《曹刿论战》中有句名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