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看中国合成图)
1937年10月,太原会战之忻口战役是淞沪会战后中日之间一场重要战役,郝梦龄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也是抗日殉国的国民党8位上将之一。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
郝梦龄,字锡九,1898年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藁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投奔张作霖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把他送往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
1926年,郝梦龄跟随魏益三归附冯玉祥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后改投北洋吴佩孚,再又随魏益三部投奔武汉国民政府。在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魏益三第30军之师长。1928年,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魏益三第30军被编入第四集团军,郝梦龄任该军第54师师长,随白崇禧第四集团军参加北伐。北伐结束后,魏益三所部被编入中央军第九军,郝梦龄任第九军副军长等职。
1935年,郝梦龄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奉命调任贵阳绥靖区指挥官。1937年5月,他奉调到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行至重庆,得悉卢沟桥事变发生,立即返回所部,并两次请缨,要求率部北上抗日,得到国民政府军委会批准。
9月15日,郝梦龄路经武汉,回寓所与家人话别。临别时,他给儿女们留下遗嘱,交给长女慧英,准她三天后开阅。遗嘱写道: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们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楠、荫槐、荫森五儿云。”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总指挥的太原会战打响。应阎锡山请求,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率蒋介石嫡系中央军第十四军、第九军、第八十五师、独立第五旅等部,由石家庄赶来太原以北增援。阎锡山委任卫立煌为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在忻口阻击日军。
10月4日午夜,郝梦龄率第九军抵达太原以北80余公里的忻口前线。卫立煌将部署在忻口阵地的中央军、晋绥军编成中央、左翼、右翼三个兵团,郝梦龄出任中央兵团总指挥,节制第九、十九、二十一、三十五共四个军,在忻口正面主阵地阻击日军。
10月10日决战前夜,郝梦龄给妻子剧纫秋写遗嘱:
“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10月13日,日军第五师团等部出动五六万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向忻口发起猛攻,国军誓死抵抗。第九军防守的南怀化高地被日军攻占,防线出现了破口,争夺拉锯战异常惨烈,有的团拼得只剩下百余人。郝梦龄在前沿阵地上对官兵训话说:“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下一百多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坚守这个阵地,决不后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一时士气大阵,“誓与阵地共存亡”之声响彻阵地上空。
为收复南怀化高地,郝梦龄指挥七个旅从正面攻击日军。16日凌晨2时至5时,前方几个山头连续被我方攻克。天亮后,郝梦龄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到独立第五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部属告诉他前方有一段路被日军火力封锁,通过十分危险,劝他写个书面命令,派人送去,郝梦龄却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说罢,毅然同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一同前往。在穿越日军火力封锁路段时,两位将军同时中弹,双双殉国。郝梦龄时年39岁。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西战场上三英雄,精忠报国郝刘郑。”(“郑”指郑廷珍,时任独立第五旅长,同一天在南怀化高地中弹牺牲。)
郝梦龄殉国后,10月24日,蒋委员长发表祭文,盛赞他“宁惜一死,誓血国耻”的爱国精神。12月6日,国民政府颁发褒扬令,追授他为陆军上将。
责任编辑:李晓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