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5月21日讯】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冰火两重天”的时期。一方面,现在每个人都觉得钱袋子很紧,同时又似乎找不到什么靠谱的投资渠道。在货币流动性一端,银行缩表造成现在的情况是很冷,但是资产价格一端,包括不动产等等,又是表现得很热,怎么打压价格都下不来。
这种症状,其实就是经济生了病。它具体的临床表现为忽冷忽热。当一个人自己感觉冷,但别人一摸额头又热得烫手,这明显就是病的不轻。目前经济的一端是在通胀,另一端却是出现通缩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资产通胀,消费通缩,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的讯号。
普通人对这个趋势最直接的体会是,近一段时间的个人消费似乎是越来越紧,兜里有钱都不敢买东西,但在投资的时候要么是不知如何投资,要么就是投资门槛过高,无法投资。这种直观感觉和目前的经济有何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些近期的数据:
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在4月同比上涨1.2%,除了海南、天津两地以外,大部分地区的CPI增速都在一点几左右。看起来,好像是物价平稳健康的增长。同时,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4月延续了增长势头,同比增长6.4%。
不过,在2016年9月以前,中国的PPI指数其实是长期呈现负增长趋势。从2012年3月开始,PPI增长就一直是负数,知道去年下半年才缓过劲儿来。缓过劲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例如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等。这种政策性的干扰,造成PPI指数很大程度上是失真的。
根据经济学的普遍看法,只要存在着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的问题,企业就无法把增高的成本转换为利润。问题是,现在的商品物资库存去掉了吗?中国物资库存的官方数据显示:全国两年前的物资库存已高达三万亿,去库存政策搞了两年下来,收效有限,水泥、化肥、纺织、电子散件、乃至于家电、汽车等等都是库存过大,供大于求。生产过剩的问题,并没得到有效的去除。
那么这就说明,对于企业而言,现在将生产成本转化为出售价格的能力依然是很弱的。请注意到中国的PPI各项构成中,其实生产物资的成本价占了很大比例,但是产出的价格却相对平稳。实际上,成本的高价仍然是企业产品价格的主要部分,说明赚头并没有想象中大。
这其实就是再次在提醒我们,企业经营的普遍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呈现出萧条的情况,投资减速。据统计,今年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8,05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名义增长6.9%,增速比1-3月低0.8%。制造业投资增速和基建投资增速下降。
制造业受限于需求的萎靡,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无法增长,但消费端的价格却高涨。这其实说明利润显然并没有被企业赚取,而是在中间的物流、仓储、消费环节被其他人分食赚走了。最后被抬高的商品价格,表面上看是一种价格上涨,其实是“输入型通胀”,内在的本质是通缩。这代表从事生产的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而通过向市场收取租金的地产商、物流交通、市场管理人员等等却是挣了不少钱。
细看CPI数据,凡是管控严格的掠夺性消费领域,例如医疗、教育、交通等等,价格上涨最快。而一般的零售商品,价格不但没有涨,反而可以说在下跌。即使考虑到各类输入型的通胀要素,普通消费品价格指数也只是上涨0.2%,食品价格等等甚至还有下跌。这个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占着社会重要资源的生意人挣钱最多,老实制造产品的商家利润变薄,而消费者没钱消费,因为的钱都给教育、医疗、住房、交通这些开销蚕食的差不多力量。
当消费者手里普遍缺钱,试问制造业企业怎会不成为冤大头?因此,当看到满大街的打折降价促销,以及网上的各种降价,其实不一定是好事。这是消费低迷,库存挤压过多,不得不降价去商品库存的表现。也可以说,这其实就是通缩的意思。
现在的真实经济情况是,商品库存量依然很大,仓库里堆着一堆消费者不想买的过剩产品。而真正理想的情况是:你的收入在持续增长,同时商品也在变贵,并且商品变贵的速度小于你收入增加的速度,使得你愿意消费,这才是一种典型的良性经济发展。
通缩的来临,已经是今天的现实。而这样的现实,其实之前我们也经历过不止一次。
1998年,中国曾发生过一次典型的通货紧缩。在1998年到2000年9月期间,环比的物价水平连续32个月低于1。在GDP增速高达两位数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只有5.5%与3%。加之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尤其是社会总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并没有随着收入的缓慢增长而上升。与此同时,当时的商家却过高的估计了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因此大量生产、大量进货,结果销售并不如预期,造成库存大量积压。最后只能降价销售。
但今天“冰火两重天”的通胀与通缩,和当年不同的地方在于,今天的资产价格却在畸形上涨。资产的价格主要体现为不动产价格,而中国的不动产价格,即使是在强力限购限贷的打压之下,仍然上涨速度颇快。从1998年开始,一直上涨的房价从未崩盘。但今年似乎有所谓拐点出现。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15.7%,比前3个月下滑3.8%;销售额增速20.1%,回落5%。北京等地的房房价格甚至开始回落。
比房价上涨更离谱的事,其实是房价回落。我们需要注意到,目前中国的经济“冰火两重天”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这也即意味着,房价不涨,那么其他的投机性资产价格就有涨价的空间。房价停涨以后,我们能最直接联想到的替代类资产,就是中国的股市。
当然,目前的股市还呈现出明显的牛皮形态,短期涨不上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会上涨。要知道,在1929年美国股市大泡沫时期,也是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在之前经历了长时段的高经济增速,实际增长率达到4.4%,这对美国来说,是很高的数字了。
同样的,在美国股市大泡沫的十年前,美国也是经历房地产的大泡沫,等到佛罗里达等地的地产狂热停滞以后,房价不再暴涨以后,美国当年的股市才开始了严重的泡沫化,股市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大牛市的阶段。不到4年时间,S&P指数上涨3倍。假如中国的制造业和不动产市场释放出的资金跑到股市进行投机,能造出多大的泡沫就只有天知道了。
目前,银行的缩表政策,现在也是逐渐让位给了金融稳定的大局。今年2、3月份,央行资产规模先后缩减2,798亿元和8,116亿元,“缩表论”一度占据舆论风口。不过,4月份环比增长的3,943亿“扩表”回归。在缩表与扩表的一收一放之间,紧缩的接线其实正在模糊,那么未来也就存在着资产泡沫不断被吹大的可能性。今年银行不放水的神话,已经破灭。但放水放向楼市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之低。
资产通胀,消费通缩,在这样的经济病症下,人们的投机心理必然会滋生,而中国的投资市场基本是靠政策拉动的,因此它也非常熟悉人们的这种心理。两者的交互作用下,投资市场的泡沫化趋势,应该在不远的未来就能见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何云 校对:文龙 来源:骥观天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