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当前存在着脱实向虚等六大风险。(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3月20日讯】中国金融业存在着偏离主业的风险。3月18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时表示,中国金融业当前存在着脱实向虚、金融业偏离主业、公司治理失效、激进经营、资产负债错配和流动性这六大风险。
“有的金融机构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却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想着走捷径。”陈文辉直言。此外,陈文辉还表示应当规范金融机构管理层的职权,比如对于大股东担任董事长要有一定的约束,CEO尽量是职业经理人,这样既有利于规范公司治理运作,也有利于培养真正的金融家。
陈文辉表示,中国金融业当前有六大风险值得关注:一是脱实向虚的风险。这对于金融业来说是事关行业方向和根本的风险。金融业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就失去了盈利的基础,最后必然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只好由财政买单。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二是金融业偏离主业的风险。这是一个战略层级的风险,对企业、行业都会产生整体上的影响。一些金融机构忘记本源、偏离主业,盲目搞多元化、全牌照,热衷于跑马圈地挣快钱,导致主业不主、副业不副,有的甚至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种现象在金融业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通过通道、表外等方式规避监管,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大的风险;
三是公司治理失效的风险,这是操作层面的重大风险。金融机构一张纸就可以换钱,有着很强的公共性和巨大的外部性。如果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到位,公司治理就可能扭曲,内外部监督就会失效,金融机构就容易被个别人实际操控,甚至沦为其实现私人利益的提款机或融资平台。一旦出现大的风险,最后往往是由全社会来买单。
四是激进经营的风险。金融机构本来给人的都是四平八稳、稳健经营的形象。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顾风险、片面追求利润,在收益率上盲目攀比。事实上,如果把风险、流动性等作为加权因素来综合考虑,各类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不同就有其合理性,并不是越高越好。
五是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错配是正常的,也是利润的来源之一。但从实际来看,一些金融机构通过走通道、加杠杆等方式,大大加剧了资产负债错配程度,人为加大了金融市场短钱长配、长钱短配的风险。最近,有一些做资管产品的搞资金池,隐藏了很大的风险。
六是流动性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是一个表象,或者是其他风险结果的体现。一些金融机构偏离主业,激进经营,不注重资产负债的合理配置,甚至挪用资金,最后就很有可能导致流动性的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辛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