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这几句出自宋代诗人汪莘的词作《沁园春・忆黄山》。仙山美境,云雾缭绕,诗人词组间便把读者带入天国仙境。
汪莘,是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人。汪莘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曾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汪莘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
黄山,是中华十大名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胜,被称为黄山四绝。
词的全文如下:
沁园春・忆黄山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源自《全宋词》)
在这首词中,汪莘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了一座神界仙山,洞天福地,江河秀丽的壮观画面。
词的上半部分,描写黄山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雄伟瑰丽。“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三十六峰,是概略之数。黄山有天都、莲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黄山地处皖南山区,虽炎炎盛夏,却凉爽如秋,所以说“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描写孤峙飞耸的山巅绝顶,彩云缭绕,轻烟袅袅,横际无涯。悬崖之上峭壁之前的瀑布,飞流直下,争泻深潭。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相传黄山炼丹峰的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即指此。“仙家芝草”,则指服之可以成仙的灵芝草。相传黄山轩辕峰为黄帝采芝处,今峰下有采芝源。当作者经过白龙潭时,忽然想起曾见过的奇景,因此写了“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在那里,白云溪受众壑之水,泻入白龙潭,如海潮翻滚。
词的下半部分,描写灵山仙迹,神妙动人,各种典故传奇一一述说。“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是说以前黄帝浮丘曾栖隐于黄山。据说,浮丘公曾来黄山炼丹峰炼得仙丹八粒,黄帝服其七粒,于是与浮丘公一起飞升而去。至今,炼丹峰上,浮丘公炼丹所用的鼎炉、灶穴、药杵、药臼仍然依稀可辨。峰下还有炼丹源、洗药溪。问到“玉枕玉床”,说明别的灵迹都已见到,而枕卧之具却未寻得。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中的天都,即黄山主峰之一的天都峰。其高度虽略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它风姿峻伟,雄冠群山,因尊称之为天帝神都,故名曰“天都”。“凤管”,即凤箫。相传春秋时有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萧史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引凤来归,穆公为之筑凤台。后萧史、弄玉俱乘凤而去。凤箫之名即由此而得。相传黄帝、浮丘从黄山望仙峰飞升时,彩云中遥闻有弦歌之声,黄帝在仙乐接引下驾云而去,后来就有了望仙峰的名称,而峰下之溪则因此得名为弦歌溪。天都峰是黄帝聚会众神之所,降临之时仙乐齐奏,结合望仙、天都两峰传说,因此有了“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
“翠微霜晓,仰盼龙楼”,描绘黄山翠微峰的清丽风光。当翠微霜天拂晓,作者仰盼,希望见到山中蜃楼奇景。翠微峰位于黄山后海,为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下有翠微寺,为唐代麻衣禅师道场。他曾飞锡穿穴而得神泉。龙楼,指蜃楼。古人以蜃属蛟龙一类的神异动物,能吁气作楼台城郭之状,故以蜃楼、龙楼称之。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大意是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之色,虽依然长红,可是丹炉火尽,早已冷却了,又怎能得到仙方灵丹,赶早修炼成仙呢?“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究竟有谁知道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只有去问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白鹿是浮丘公当年驯化的,应知晓仙人的灵秘。水畔青牛经历非凡。相传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牛,形质迥异,通体青色,一樵夫欲牵回家中,忽然青牛入水,无影无踪。从此,那溪便称为青牛溪,至今仍在。因此青牛并非凡物,也该知道仙人的故事。
仙山洞府,祥云袅袅,白日飞升,群仙相聚,全词描写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神界之中。作者长居黄山,是位大德隐士,虽然一介布衣,但心系苍生,曾向朝廷积极谏言,可惜未被采纳。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心地光明,纯良坦诚。黄山本身就是一个述说不尽的传奇,就是一个灵山福地。因为黄帝浮丘曾在黄山得道成仙的神迹,黄山被赋予了神圣的光彩。黄山不单单因为俊秀挺拔、卓越风姿闻名天下,更是因为它是修行的道场,曾经众神聚会的神妙之地而被后人敬仰。
笔者感受到了作者殷殷的向道修行之心和坚定的意志。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众多的仙家典故与神迹,特别在词的后半部分,这种刻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修炼得道是如此殊胜美好,神界仙乡令人无限向往。作者虔诚向道的心志一览无遗。中华的神传文化就是这样博大精深,古代的作家描写景物往往都有深层的内涵,在这首词描写景致的背后是作者一颗坚定的修炼之心。原头白鹿,水畔青牛,这些神物必能引领我找寻到仙人啊。作者在词的结尾通过这种婉转的表述来表明自己修炼意志的坚定。“安得灵方闻早修?”催促着人要趁早修行返仙乡呀!回味着这首古词,似乎唤起了久远的记忆,唯有修行才能返回美好的仙界家乡,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呀!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