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11月2日讯】统计数字显示,从2016年9月1日至10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167家上市公司斥资400.05亿元人民币购买了344项各类信托及理财产品。
另外,从2016年年初至10月18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次数2703次,购买理财产品累计动用资金2481.35亿元。
许多投资者认为,现在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超募或再融资“圈钱”,所得资金不在主营业务上下功夫,却沉淀在低息理财产品里,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投资者愿望。
根据相关的规定,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用于投资只需要董事会通过,无须进行股东大会表决。这就意味着,不管募集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只要保证安全,就可以买理财产品。因此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上市公司新宠。
从购买的金融产品来看,购买理财产品的交易占九成多,其余的是购买信托产品和其他产品。年收益率大多都在3%~5%之间。大多数公司偏向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委托期在3个月以内的占七成。
对于购买理财产品,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地公告称,旨在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有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上市公司购入理财的情况远超去年同期,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是“牛市”,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钱会投入基金或股票中博取更高利润的回报。但今年股市低迷,上市公司就将钱转入更为稳妥保险的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稍低,但是在熊市大环境下,此种方式赚钱更为稳妥。
进行理财无可厚非,但公司前景多不乐观。在上市公司的理财大军中,甚至出现了靠理财盈利支撑公司业绩的现象。例如,A股上市公司同达创业2015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收回了财通基金富春46号资产管理计划本金及收益,为公司2015年度利润的主要来源。
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超过五成以上净利靠银行理财赚钱的上市公司值得下注吗?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于企业来说是正常的财务管理,但是此类企业也需投资者特别注意,因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所属的整个行业或者其自身未来的发展“钱景”并不乐观,需要长期观望。其实,上市公司应该更专注于用盈利得来的钱投入主营业务,多投入研发,而不是赚钱就购买理财产品求稳妥。
还有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本该是民间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一大渠道,如果变成“钱生钱”游戏的二传手,不利于实体企业的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