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神州大地一片红,年轻人臂带袖章,上写“红卫兵”三个大字。就连当时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八·一八”登上天安门那天,绿军装上也戴了个“红卫兵”袖章。究竟“红卫兵”如何出世的呢?辽宁沈阳出版的一本《当代工人》杂志发表一篇长文,披露了“红卫兵”出世的经过。
一九六六年五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後,中共政局开始动荡不安。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预科六年级第一班的十几个高干子弟正值年轻气盛,他们深感暴风雨即将来临,都渴望在政治的暴风雨中搏击与宣泄。
这十几位思想激进高中生,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初在校内贴出了“学校里有没有阶级斗争”的小字报,并在座谈会上与校方领导展开了面对面的“阶级斗争”。
五月二十二日,校方大怒之下宣布,哪个学生把矛头对准学校,谁就是反对校党支部,也就是反党。
五月二十九日晚,清华附中的秦晓鹰、王铭、骆小海、邝涛生、陶正、张晓宾、张承志(现在的知名作家)七个人来到北京圆明园遗址,秘密商议如何对付学校领导。他们商议,今後所有的大字报、小字报贴出後,都签同一个名字,让学校弄不清到底有多少人,这些人是谁,打校领导一个措手不及。大家想来想去,後来一致同意用张承志常用的笔名——“红卫兵”。
这个名字太棒了!毛主席的红色卫兵,红色政权的坚强卫士,红色江山的光荣一兵,名字叫着也顺口。就这样,圆明园之夜聚会的七个人,成了中共红卫兵登上政治舞台的揭幕人。但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构成了那场政治大灾难的一部分。
五月三十日,一批用“红卫兵”名字写出的大字报覆盖了北京西郊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六月二日、三日,北京各个学校闻风而动,纷纷来清华附中学习经验,声援的大字报都签着“红卫兵”的大名。什么北京四中红卫兵,北京人大附中红卫兵,北航附中红卫兵……
六月二十四日,一张署名“清华附中红卫兵”的大字报《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贴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文章极富煽动性,号召学生起来造反,“修正主义统治我们学校十七年了,现在不反,更待何时!”“搞一场无产阶级的大闹天宫,杀出一个无产阶级的新世界!”
清华附中红卫兵部分发起人,左起:宋柏林、王铭、骆小海、张晓宾、邝桃生、袁东平、卜大华、阎阳生。
七月四日,又贴出了第二张大字报《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七月二十七日,他们又抛出了《三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他们把三次论述造反精神的文章交给江青,请她转呈毛主席。毛泽东看後写了著名的《毛泽东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并将这封信作为中共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文件之一。
毛泽东的信中写道:“在这里,我要说,我和我的革命战友,都是采取同样的态度的。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
当时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王任重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小将们,将这个“特大喜讯”告诉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