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如果在约一周后的公投后脱离欧盟公投,将可能给全球政经圈投下震撼弹(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6月15日讯】6月23日,英国将举行一次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盟还是脱离欧盟。最新的多个民调结果显示,支持脱欧比支持留欧要高出几个百分点,反映出反欧情绪仍然高涨。
为什么英国有这么多人要脱欧呢?这要从几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英国人非欧洲人”
笔者在英国居住生活了20多年,记得刚到英国不久,曾经与住在附近的一位英国老先生讨论英国与欧洲的关系问题。当时这位老先生斩钉截铁地对我说:“我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我对此不以为然,于是问到,“难道英国不是欧洲一部分吗?既然英国是欧洲的一部分,英国人自然也就是欧洲人了?”而老先生则回答说:“英国是英国,欧洲是欧洲大陆,两者不是一回事。”
我承认,当时不太理解这位英国老先生的话。但后来在英国住久了,对不少英国人的反欧心理也逐渐明白了。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不少英国人都心存“岛国心理”,习惯于“自我孤立”。英国著名宪制及历史学家伯格达诺尔教授(Professor Vernon Bogdanor)就这样说过,“虽然孤立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其对英国人的影响仍在,使他们不愿意与欧洲大陆建立联系。”
不过正如BBC记者威尔逊(Sam Wilson)指出的:欧盟成员国当中也不乏岛国,例如爱尔兰,马耳他及塞浦路斯等,但这些国家并不反对把更多权力交给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因此他认为,英国的反欧情意结,或许是岛国心理再加上对大英帝国的留恋同时作怪所致,因为“英国人习惯了对他人发号施令,而不习惯接受他人的发号施令。”
的确,据笔者在英国多年的观察,不少英国人都喜欢怀旧,特别是怀念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年代。而我也经常听到一些英国人说,英国人就是比欧洲人强——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陆很快就落入纳粹德国的手中,许多欧洲国家不堪一击甚至不战而降,唯有“大英帝国”独力抗争。虽然因此使英国国力元气大伤,最终还是在美国协助下取得胜利。为此,许多老一辈英国人都瞧不起欧洲人,并认为欧洲人在关键时刻“靠不住”。
因此,虽然不少英国人每年度假时都往往把欧洲国家作为首选目的地,甚至有大约150万名英国人自欧盟成立后,选择移居欧洲大陆,但许多英国人在感情上,却从未对欧洲有任何亲近感,反而觉得英国自己过得很好,根本不需要加入欧洲大家庭。
入欧三心二意
其实,成立欧盟的建议最初是由英国提出的。早在1946年,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倡议建立“欧罗巴合众国”,但到了其它国家对此兴致勃勃的时候,英国却变得态度消极。直到1961年,英国才首次主动申请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但遭到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拒绝。直到1973年戴高乐去世后,英国才获准加入。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4年曾经撰文分析:在欧盟现有28个成员国中,绝大部分是出于非常清晰和长远的目的而加入欧盟。例如,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成立欧盟就是为了愈合过去的战争伤疤;而像比利时这样的小国,则希望通过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至于波兰等东欧国家,则是为了不再受俄罗斯的欺凌而加入的。
相比之下,英国在加入欧盟问题上一直三心二意。后来终于加入,也让不少人觉得,英国只是为了希望从欧洲的单一经济贸易市场中分一杯羹。例如,笔者曾在几年前到布鲁塞尔参观欧洲议会,听到一些欧洲议员私下抱怨:英国在欧盟中自私自利,总是想着如何占便宜,而没考虑如何为欧盟承担责任和义务。
当然,指责英国对欧盟没有承担也有点言不符实。根据英国议会在2015年发表的一份有关英国与欧盟关系的报告指出,2014年,英国对欧盟预算的净贡献(即支付减去所得)为98亿英镑,比2009年的43亿英镑还多出了一倍以上。正因为如此,一些英国人总觉得加入欧盟是“上当受骗”,不但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而付出太多,有点得不偿失。
对于英国加入欧盟后的经济得失,英国多个商业组织或智囊机构也先后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不过,根据英国议会的报告,欧盟带给英国的经济好处,至少有两点无容置疑:首先,欧盟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44%的出口及47%的进口均来自欧洲;其次,英国近一半(48%)的外来投资来自欧盟,使欧盟成为英国外来投资的头号来源地。当然,支持脱欧的阵营则反驳说,即使没有欧盟的存在,英国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取得这些好处。
英国政坛“毒药”
英国社会反对欧洲的声音此起彼落,也难免会影响到英国政坛。
1994年,金融大亨戈德史密斯爵士(Sir James Goldsmith)创办“公投党(Referendum Party)”,极力争取就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举行全民公投。但当戈德史密斯在1997年7月去世后,该党也随之销声匿迹。
另一个鼓吹英国完全退出欧盟的右翼政党“英国独立党”(UK Independence Party),则稍早在1993年成立。该党最初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近几年来却异军突起,逐渐成为英国第三大党。在201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英国独立党更以26.6%的得票率高踞英国各政党首位,该党领袖法拉奇(Nigel Farage)也成为英国政坛上反对欧洲的代表性人物。
伯格达诺尔教授曾表示:“对于英国政坛来说,欧洲问题就像是一种毒药”,不但会导致不同政党之间针锋相对,“还会造成各个政党内部的分裂”。
的确,以目前执政的保守党为例,过去就先后有两名党领袖,因党内在欧洲问题上的分歧而被迫下台。这次围绕欧盟公投的问题,首相卡梅伦为首的“留欧派”与司法大臣戈夫及前伦敦市长为首的“脱欧派”之间互相攻击的程度,也不禁让你怀疑他们究竟是同僚还是政敌。
事实上,卡梅伦在2015年承诺要举行欧盟公投,目的也是为了安抚保守党内的脱欧派,防止党内分裂。但从目前发展来看,卡梅伦这一险招反而使党内矛盾公开化。有分析家指出,无论这次欧盟公投结果如何,都会对保守党造成难以治愈的“内伤”,首相卡梅伦也有可能被迫提早下台。
不过,因为欧洲问题而出现党内分裂的情形,同样也曾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工党身上。
1973年,保守党首相希思带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但在随后一年的大选中,工党成功组成少数党政府取代保守党上台执政。这时,包括现任工党领袖柯尔宾在内的一些工党左翼议员发难,强烈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指其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只会导致英国劳工失去就业机会。为了平息党内反欧声音,工党首相威尔逊决定在1975年举行公投,结果,三分之二的英国公众投票赞成英国留在欧共体。
反欧呼声更高
但与41年前上一次公投相比,英国目前的反欧声音显然要强烈得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外来移民问题的出现。
欧盟自2004年开始的东扩行动,导致大量东欧国家公民涌入英国工作和生活,他们被指抢走了不少英国人的就业机会,并制造了不少社会及治安问题,而近来大批来自中东地区非法移民纷纷抵至欧洲大陆,更让不少英国人担心外来移民人数会激增。
此外,1975年公投时,英国正面临严重经济危机,而欧洲大陆的经济水平则普遍高于英国,当时加入欧共体,对英国的吸引力很大。但近年来,欧盟成员国接连出现经济问题,其中尤以希腊的问题最为严重,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迹象。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为,欧盟已经变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需要英国不断“奉献”来帮助这些“穷国”。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欧洲大陆接连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也让许多英国人觉得:只有脱离欧盟,关闭边界,才能阻止这些袭击事件蔓延到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这次退欧公投的结果至今难以预料,也是可以想象的。而且笔者相信,从现在到6月23日投票日,投票形势还会随着某些事件的发生而出现较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