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疑认为GDP数据含水分,是大量信贷在驱动经济增长。(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4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集中公布,其中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然而其它数据仍然处于下降或不理想的状态。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超4.6万亿创史上新高。因此有质疑认为GDP数据含水分,是通过释放洪水般的信贷来驱动经济增长,这样“加杠杆”带来的泡沫经济难持久。
GDP等主要宏观经济数据集中发布
4月15日,大陆官方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的数据,这是自2009年起至今,季度GDP创28个季度新低。此前公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
另据海关总署13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5.9%。
4月11日,官方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炉,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上涨2.3%。食品价格涨幅最高,其中蔬菜和猪肉价格领涨,分别同比上涨35.8%和28.4%。
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4.3%,已经连续49个月下降。结合CPI等宏观数据综合分析,中国经济陷入实质滞胀状态。
金融数据揭露出经济增长真相
几乎与GDP数据同步,包括新增贷款在内的一季度中国金融数据4月15日公布。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9301亿元。截至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3月新增信贷回升至1.37万亿元,同比多增1883亿元,环比则接近翻倍。今年前二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2.51亿元和7266亿元。一季度的新增信贷数量创下历史纪录,另外,包含信托贷款在内的社会融资规模也在3月大幅走高。
一季度的GDP虽然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缓慢的季度增长,但外界仍然认为,这个GDP数值含有水分,而且是通过释放洪水般的信贷来驱动经济达到的,有如2009年4万亿元救市套路。
中国经济现状是加杠杆、加大投资造成的,不是对经济结构改革所致,关键是中共数据历来造假,以虚假繁荣的经济给民众制造假象,所以中国经济后期复苏形势仍不明朗。
香港《经济日报》也认为,经济似乎增长只不过是放松股市和楼市、拖延债务问题等造成的。大陆官方所推行的措施仅是短期折衷,为经济打强心针,而非经济健康、可持续改善之策,所以说大陆经济已回稳向好为时尚早。
信贷狂潮拉动经济增长背后潜伏着风险
然而在中国GDP“增长”表现的背后潜伏着很高的风险。在已经充斥着债务和产能过剩的经济当中,信贷狂潮引发人们对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可能制造日后更棘手的挑战。
中国的国有企业一向依赖银行给予廉价而充裕的贷款,经济不断下滑令国企萎靡不振。中共政府最近几个月推出新的刺激措施比如降息、增加财政支出和债转股等,令很多“僵尸”国企如遇甘霖。
“僵尸企业”一般指那些不能继续正常经营、应该破产却靠贷款或政府资助而没有破产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断挤占着信贷等社会资源,成为中国经济体上难以去除掉的恶疾。
据《纽约时报》报导,标准人寿投资公司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沃尔夫表示,关于中国经济最令人震惊的事情是信贷增长的复苏。这比任何其他数据都清晰的显示出,中共选择把增长凌驾于改革之上。
经济学家多年来以怀疑的目光看待中国GDP数据。虽然最新的官方数据符合放缓的趋势,但是跟大多数其他国家比起来,显得惊人的稳定。中国GDP数据也越来越跟其他指标脱节,其他指标显示经济更加急剧的放缓。
凯投国际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斯说,这种脱节自从2012年以来日益严重。他估计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为4.5%。人们的普遍印象是,中国经济存在严重问题。大多数观察者将继续对官方数据保持怀疑,这将损害中共政策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