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苟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大唐西域记》第二序)
白象入胎(网络配图)
如果说古中国是龙的传人,那么古印度似乎是佛的传人。纵贯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也许从中可以窥见佛造的人间之国。
神话-历史-宇宙观
由于佛传文化的影响,印度人深信轮回,生命按照因果业力来到人间,如月临大地,日复一日,印度因此得名。不仅如此,印度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掌握在神手中,按着一定的规律被创造、毁灭,当一个周期结束时,整个宇宙、众神、动物和物质都将被大洪水吞噬,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沌状态,又将有一层梵天被创造出来,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进行着。
根据印度人创世纪的传说,印度人似乎是活在宇宙长河里,因此他们不重视历史。他们没有记年的历史概念,说起事来都是“从前有个国王……”。从现存翻译自印度的佛经来看,他们的叙事起头常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间参以赞颂佛恩之诗,往复多次重复着同样的场景,把当时的原貌铺陈出来,我们可以感到场面之庄严,与人们虔敬的心,不过对于习惯于条列井然,喜欢探索、查考,甚至分析的现代人来说,是很难完全接受印度人那样独特的信仰思维。
有趣的是,印度人似乎不重视人间的起伏兴衰,他们关心的是神佛的世界。释迦牟尼佛曾说,佛如恒河沙数,不可计量。他们的传说历史,谈的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市井小民,而是神佛的故事。
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几乎可称为印度人的百科全书,透过叙事的史诗,印度文化就这么显露出来。
根据《罗摩衍那》的说法,宇宙是大宇宙包着小宇宙,层层包裹。这个结构和今天科学家认为宇宙从分子、质子、原子乃至以下的微观粒子层层组成,有极大的相似性。
佛教艺术
印度人的艺术反映出佛传文化的影子。如同基督教讲,上帝依照他的形象造了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佛也是把人造成了祂的形象,并给人开创了文化呢?
以上或许是属于神学范畴的问题,不过印度流传下来的艺术品中,充满了佛的庄严形象。“白象入胎”、“太子占相”、“佛陀出离”、“佛受法衣”、“降魔成道”、 “初转法轮”、“涅盘”等等释迦牟尼佛修炼、成道、传法等故事,后人以石雕纪录,不仅是一份赞颂,更是崇敬佛的慈悲与威德的表现。
最典型的是贵霜王朝时的一尊佛陀的石雕像,双盘打坐,左肩围着一块布,头四周有个圆圈,高鼻深目、曲鬈肉髻,两眼间上方有一点天目。从法像的轮廓上来看,似乎与曾在印度北方的白种希腊人文明有着密切的相关。
随着佛教来到东土,孔雀王朝之后那些充满希腊风格的佛教艺术,如“犍陀罗”、“笈多”风格的佛教艺术也流传过来,影响了中国六朝以后的佛教艺术。
印度宗教文明
印度的人种来源,目前学界还找不到答案。早期西方学者根据器物特征推测,印度文明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也有学者认为是阿利安文明。
释迦牟尼佛如同印度的圣人,降临三界轮回之苦海,放弃王子的尊位,舍弃父子妻儿之情,一心修炼。正如《大唐西域记》所述,他导凡御物如月照临。不过,当时印度受种姓制度的影响,婆罗门掌握了印度的信仰。佛传法时,就受到其它宗教势力的干扰,不过仰仗正法的力量,印度成为一个虔诚信仰佛法的国度。
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佛教开始衰微,后来的印度人几乎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了,也出现了多重的自然信仰,佛教退出了印度的舞台,沿着南北两条路线,传到中国东土这个地方。
唐朝时玄奘法师走了十九年,才取经回来,之后还得再翻译成汉文。古人求法向道之艰辛实在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