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像(网络图片)
2014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在中国艺术史上,历代大师层出不穷,但像吴昌硕这样诗、书、画、印兼精,且又卓有成就的却并不多见。17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当年吴昌硕和陈半丁师生之间的故事,追寻一代大师的影响。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男,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岁末,六十一岁的吴昌硕先生迁入了苏州桂和坊新居。新居在地近曲园的小巷深处,地道的苏州建筑风格,二楼砖木结构,附一幽静的庭园,比较舒适宽敞,祖孙三代同住一堂共享天伦。故吴昌硕先生号此新居为雍睦堂。
翌年春,先生得知学生陈半丁自宁波回沪,即函约半丁来苏居住,一面授其艺事,一面嘱其为先考妣作神像。
陈半丁(1876年-1970年),即陈年,画家。1876年5月14日出生于浙江山阴,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40岁后到北京,初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1970年1月29日卒于北京。
陈半丁,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出生于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医世家,名年,字静山。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学徒。十五岁在转至钱庄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时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来上海于严小舫之小长庐馆拓印为业。当时,昌硕先生也经常出入小长庐馆,见此青年人十分好学,深为厚爱。非但自己亲自传授,还将其介绍于好友任伯年、蒲作英。自此,好学的陈半丁如渴者临井,他向缶翁学习书、印、大写意花卉;向任伯年学翎毛、人物;向蒲作英学山水。在海派艺术之大洋中,年轻的陈半丁以自己的努力,汲取各种风格的营养,扎实了自己的艺术基础。
陈半丁应缶翁之约,在苏州雍睦堂居住了一年有余。在此年余中,与缶翁“旦夕得同室深研”,半丁在一丝不苟地为缶翁先考妣作神像之暇余,缶翁也手把手地授其印画书法,并为之篆了不少印面嘱授其刀法。
丙午年三月,一幅由半丁先生精心制作的缶翁先考妣像在苏州完成,像为直幅,长1.32米,宽0.67米,缶翁先考辛甲公端坐正中,头冠裘帽,身着皮衣,胸垂朝珠。辛甲公左前坐有结发万氏夫人(昌硕先生母亲),右前坐有继室杨氏夫人,二位夫人戴凤冠,着霞帔,帔上描有腾舞之金龙。三位先祖神态端祥,所坐的虎皮靠椅置于有大红牡丹图案的灰色地毯之上。此图为工笔写实,人物肖像逼真,细部也交代清楚。图中辛甲公帽上之翠顶红缨,领里子的填红描金,袍子露出部分的海水波纹,二位夫人衣冠上的佩物补子等安排得十分周到。尤其是裘皮衣的毛感和地毯之绒感,唯妙唯肖犹伸手可触,画家的扎实功底也由此可见。画像左下角的一排楷书小字显示出画家绘画时之崇敬心情“丙午三月半丁陈年敬绘”。
半丁先生在缶寓完成神像后不久,应上海宁波会馆董事严子均之邀赴沪作画。后又应金城之邀赴京。在京经金城推荐入肃王府作吴柳堂侍御画像。画像完成后迁出肃王府开始了其在京的鬻画生涯。当时因半丁先生初入京城画圈,各种关系尚未展开,前来购画者了了无几,颇不如意。为此远在上海的吴昌硕也为爱徒在京之处境十分忧虑。1910年,六十七岁的昌硕先生特地赶往北京,为半丁介绍各种关系和画店,并在琉璃厂纸店亲自为其书写了润格,称其“性嗜古,能作画,写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上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在京数月中,还为半丁治了不少印,其中有相当部分为缶篆陈刻合作,以示对之器重。由于吴昌硕在画坛的影响和推荐“把场”,陈半丁的艺术为京城人氏所接纳,从此其售画局面逐步打开。缶翁的京城之行,为半丁日后在京成为艺坛奇葩奠定了良好的基业,师生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