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五分钟的“傻瓜”

发表:2014-11-03 17: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J. K.罗琳说,不能犯错,不如死了算了。但我们的教育却不允许孩子犯错,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台湾学子频频在国外的创意比赛中得奖,得奖的多半是原有器物的改良,比较少概念上的突破。前几天,我去欧洲开会,与一位来台访问要回欧洲的学者同机,我就与他谈了起来。他答道,“因为你们的教育强调不能犯错。”啊!真是一针见血。

爱因斯坦曾说,“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是从来没有尝试过新东西的人。”我们的教育的确不允许孩子犯错,不管年纪多小,有错就要罚,所以学生都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是听话、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的孩子。

甘地说,“不包含犯错的自由,是不值得拥有的自由。”人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才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若是说出来会成为笑柄,孩子是绝对不开口的。难怪台湾学生上课,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因为怕被别人嘲笑怎么这么笨。这是不对的,不懂装懂才是傻。

我们必须改变不良的学习环境,告诉孩子:没有什么叫笨问题,开口问了,了不起做五分钟的傻瓜,不问,做一辈子的傻瓜。不该嘲笑诚实面对自己、不懂就问的同学。

这种不允许孩子犯错的求全心态,已造成了社会上很多悲剧。例如前一阵子,有学生掉到河里,他的同学因怕挨骂而不敢出声求救,错失了救援的先机。其实,过错是暂时的遗憾,但是错过是永远的遗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圣贤,也会有过,所以颜习斋才会说“恶人之心无过,常人之心知过,贤人之心改过,圣人之心寡过。”他并没有说圣人就“无过”,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就说,“人活着就不可能不犯错,若是要活的小心翼翼、不能犯一丁点儿错,倒不如死了算了。”

这个不健康、不合理的旧观念,不但扼杀了我们孩子的创意,同时也牺牲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试想,整天在大人监视的眼光下讨生活,随时都要摆出最好的一面,以免挨骂,生活变成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话,怎么会有乐趣?又怎么可能有创新出来?

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被压抑后,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一旦失去了主动追求的热忱,学习的效果也就消失殆尽了。

被讥笑是很多人忘不了的伤痛,相信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在周会时,被罚站司令台的经验。我不了解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发展成这样。古人不是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吗?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才是最持久的,为何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呢?

其实,我们允许孩子犯错,他对别人的错才会容忍,这个社会才会和谐,人才会快乐。人生不满百,又何苦天天找别人的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位教授的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看到目前教育的迷思。给孩子一个安全、不被嘲笑的学习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了。要想孩子有创意,先解开这个紧箍咒吧!



来源:360do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