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溯两辈已经是屡登金榜的名门望族
查阅《李氏族谱》,从“登科五子”上溯两辈,李氏家族已经是屡登金榜的名门望族了。“五子”的祖辈有兄弟三人,按长幼依次为李晖、李曛、李晟,其中李晖、李晟均考中举人;而“五子”的父辈有堂兄弟9人,其中有两名进士、两名举人。
据传,“五子”的大祖父李晖老太爷赴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归来,在村头曾对欢迎的族人说:“千叟宴上我曾当众念了四句小诗:‘人生七十古来稀,轻易不见八十的,河里无鱼市上买,死不净的老东西。’乾隆帝听了非但没有怪罪,而且还钦赠我诗杖一柄。”宴会结束后,乾隆还赐给每位老人《九龙御匾》一块。这块御匾长2.2米,宽1.1米,匾框有15厘米厚,至1978年仍保存在他的后人家里。1978年后他的后人因盖房,无钱买料做门窗,就请来木工砍掉所嵌龙头锯开匾框做了上房门框。一块镶嵌着乾隆真迹的无价之宝就这样毁于一旦。《李氏族谱》记载,晖老太爷卸任归田后,每日课孙自娱、享尽天伦之乐,活到八十一岁无疾而终。
当年李廷桂的三子李景岱和五子李景峄同中乾隆甲寅恩科举人又被钦赐进士及第后,还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谈话中知道李氏家族先后三代已有十几人中举及第、在朝为官。于是当即赞叹道:“辉里村李氏家族乃本朝正李也。”
辉里村李氏第11世孙李宏道,是一个在科举考试中出现的特殊人物。其生于康熙三十九年,从20多岁取得县学庠生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屡败、屡败屡考,从青春少年一直考到满头白发。乾隆五十一年,李宏道已经86岁了,仍抱着希望和自己的曾孙辈一起参加乡试。当时,乾隆皇帝到顺天府巡视乡试,发现李宏道的特殊情况后,当即发出口谕,钦赐其为乡试举人。不过,李宏道并没有终止自己的目标,他在第二年又以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乾隆皇帝看到这位87岁的老考生,再次受到感动,朱笔一挥钦点其为翰林院编修。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清朝,邹平有县学一处,书院三处,另有村学、私塾、义塾若干处。县学一般有学生50—100人,师生生活全由国家供给。朝廷选科取仕都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当时要想获得进县学读书的机会,不管出身如何,全凭考试成绩。这一点是最受平民百姓欢迎的。自隋始,1300多年的科考制度在老百姓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入仕做官的机会。
在清朝前中期,一个中等收入的自耕农家庭都能保证自己的子女得到上学读书的机会。所以当地学风甚浓,更何况能够入朝做官,这在老百姓的眼中那是何等的荣耀和风光。当然这种荣耀深深激励了李廷桂,李廷桂一再教导儿子刻苦读书,争取金榜得中。他除了聘请私塾先生教育孩子外,另外还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家规。白天在书房学习,晚上则按长幼顺序轮流用家中方桌自习。所以经年累月,脚踏的方砖上都磨出了深深的脚印。另外他还提倡兄弟中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有偷懒磨滑者,则实行一级管一级。结果兄弟之间既互相学习又相互监督,从此学业成绩大为长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他们一生的信条。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廷桂的辛勤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登科做官的荣耀和严谨的家教也在李氏子弟中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从乾隆51年(1786年)李鹏考中举人,到嘉庆16年(1811年),老四李鹄考中进士,李廷桂的五个儿子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终于实现了光宗耀祖的梦想。但李廷桂一直没有放松对儿子们的严格教育。史书记载,李鹏等3个孩子为官后,他经常骑着毛驴到儿子的住所听取政声,劝勉他们“以忠事上,以勤奉职,以惠抚民”。
五子共建长善堂
道光十年,“五子”以李景峄为主,弟兄五人共同出资,并从京城绘来“凤凰单展翅”图纸,开始修建“长善堂”故居庄院。1800年动工,历时十年建成。进大门以后有南北通路一条,门楼正中挂《五子登科》匾,内上方挂“兄弟同榜”,门楼内右侧挂“进士及第”匾。这匾是在李廷桂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中举后,嘉庆皇帝龙颜大悦,亲自书《五子登科》匾赠予李氏家族(有一说法是大学士刘墉书写)。
戊戌变法后,清政府颁令将全国各府州、县的大小书院逐步改为中西兼学的小学堂。1909年辉里村的开明士绅联合出资在村中心的长善堂建起了全县最早的村级初等小学堂。1929年,村内绅士哩北辰、哩乐亭等人再次倡议集资办学。他们给住在青岛的“五子登科”的后人去信,征得同意后卖掉了碑楼村墓地的大杨树做了课桌凳。在他们的影响下,全村一百多户村民踊跃捐款捐物,使校舍维修一新。一时间,辉里初级小学办得异常兴旺。1931年,时任实验县长的梁漱溟为此题写“共成斯举”石碑以示纪念。村里刻成石碑把它树在了学校院内。后经几次变故,此碑作为基石埋在了办公室的墙下。2001年11月,因打井扒掉了原村办公室的两间房子。“共成斯举”碑终于重见光明。至1956年故居基本保存完好。1957年,因辉里完小扩建才扒掉了二层楼房,后又扒掉了北大厅,人民公社化后逐渐做了生产大队办公室和文化演出场所。后经过十年内乱,故居房屋破坏殆尽。现“五子登科”一家的遗物遗迹已基本无存。
在《三字经》中曾有这样一段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而至清,则有李廷桂,教五子,中高榜,传美名。时光已过百年,祖先们曾经创造的辉煌神话早已成为历史,但他们为梦想刻苦勤奋的经历却一直鼓励着他们的子孙后代,这大概就是学习的魅力吧!
李氏五子生平简介
据《李氏族谱》记载,辉里村李氏族人李廷桂原来共有6个儿子,但大儿子李景严17岁早逝。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次子李鹏考中举人,到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子李鹄最后一个考中进士,李廷桂的5个儿子在25年的时间里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子登科”。
清乾隆五十一年,次子李鹏23岁考中举人,乾隆六十年考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内阁典籍宗人府主事、吏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江南道监察御史、福州府知府。“在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期间,他请旨疏通吴淞江河道,带头实干,原定五年完成的任务三年就完成了。”李东说。
三子李景岱乾隆五十九年考中举人,嘉庆六年考中进士,历任河北平乡、邢台、清苑、获鹿县知县。任清苑知县时,当地盗匪横行,积案如山。李景岱亲自深入调查办案,仅用一年时间就肃清了盗匪。
四子李鹄嘉庆六年考中举人,公元1811年才考中进士。李鹄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中进士时已经42岁,历任直隶成安、云南宜良县知县。
五子李景峄生于乾隆三十六年,乾隆五十九年跟三哥李景岱同榜中举。据说,李景峄是“五子”中身材最高大、相貌最英俊的一个。因此,他在中举后即被钦点至咸安宫任教师,一年后提拔到江苏溧阳、丹徒任知县,继而升任松江府常州府知府,最后晋升为苏松太兵备道。李东表示,“李景峄行事果断,敢作敢为,老《邹平县志》记载他的事迹最多。”
道光六年,江南运河水道严重淤积,漕运受阻。朝廷任命李景峄为治河总指挥,他亲率官吏、百姓奋战数月即疏通了河道,使滞留江南的160万石粮食很快运抵京城。李景峄一生为朝廷尽忠,为民办事,是政界的“拼命三郎”,公元1828年积劳成疾卒于任所。
六子李景嵩生于乾隆四十年,20岁时考中举人,24岁时便考中了进士。据说,李景嵩精明干练,很有办事之才。任职河北深泽县知县12年,除盗贼戒赌俗,选人才办教育,建树颇多。嘉庆十六年,父亲病故,李景嵩回家守孝两年,归任后不久患病身亡,年仅38岁。
与今天的学子期盼高考后金榜题名一样,封建社会里,科举入仕是每个学子的梦想。在清朝的滨州邹平辉里村,有这样一个李氏家族,一家五子连续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俗称“五子登科”。他们的成功成为古代人人羡慕,津津乐道的家族盛事。
历史上三四代的“累代甲科”并非少见,但五代以上的则为数不多。我省已知的五代以上“累代甲科”有四例:一是滨州杜受田一家七代进士,二是诸城刘统勋一家五代进士,三是昌乐闫世绳一家五代6名进士,四是邹平李廷桂一家五代10名进士。
据资料记载,一家“五子登科”,这在山东省只此一例。登科“五子”的父亲名李廷桂,一生育有六子,除长子李景严17岁早逝外,其余五子李鹏、李景岱、李鹄、李景峄、李景嵩皆在乾隆时期登甲乙榜,这便是名传后世的“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