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06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木子编译报道)《福布斯》杂志6月12日消息,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银行债务总额已经从2008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了今天的2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商业银行业的两倍以上。为了支持这种大规模信贷的增长,中国央行通过增加了超过之前2倍的人民币的印刷来满足货币供应量(M2)。信贷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可能弱化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促进了恢复性增长,但历史上如此巨大的资金和信贷同时增加,都伴随着相应的金融危机的出现。
所有新印刷的钱都首先借给了国有企业和市政当局。这些实体不注重经济利益,而是旨在推动就业和达到北京当局的增长目标,以维持国家共产主义的光鲜亮丽。James Rickards在他的新书 《金钱之死》中为中国的非生产性投资做出了解释,并对中国的投资者提出进一步的警告,预估中国实际GDP,在去除不良投资和腐败因素后,可能只是官方数据的一半。到中国的游客们经常看到巨大的房地产开发却无人居住,道路和桥梁也未使用,以及国家政策所致的其他产能过剩的例子。
通过投资修路来创造就业机会而并无多少经济活动,或运作半负荷的工厂,中国的贷款人将会慢慢发现偿还贷款可能是一个挑战,而这只是最起码的。许多分析师现在警告说,中国的城市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能藏匿着一颗“定时炸弹”,就像美国金融系统的次贷危机产生的破坏性一样普遍。讽刺的是,就算是美国的投资者从中国金融新闻中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同样的警告迹象,很多人可能还是会再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预警信号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对于200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期,中国的经济沿着近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今天中国的经济如果能在政府宣称的7.5%的速度增长着就算是幸运的了,但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5%。经济的增长放缓让有问题的贷款变成不良贷款,借款人发现他们不能够取得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和本金。
使问题加剧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进一步挤压了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扩张一直得益于其庞大廉价劳动力的供应。但由于劳动人口的老化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拉低了利润和抑制了增长。当劳动力仍然便宜和大多数的项目仍有钱可赚,借款人就有了还款的机会,即使只有少量的收入来源。然而,目前的利润率和这些可怜的投资回报,不仅不能支付更高的工资和投入成本,还造成中国银行的大量贷款无法偿还。
2008年,美国投资者本应可以看出那个资产负债表的潜伏危险演变成全球性灾难的一刻: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再看中国境内危机的迹象,投资者应该预期到还没有这样清晰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集中控制和有限的透明度,信贷冲击可能看起来像是我们的反方向。投资者需要密切配合特定的信号,才能预测迎面而来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领导会尽可能的长时间拖延危机的出现。
其中一个迹象可能是中国中央政府公布的较高GDP增长目标。奥巴马政府在2008年震荡的数个月后,为了满足需求推出了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在可能的程度上抵消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却仍在竭力追求经济增长,实际上一个更大的、系统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表明,不良贷款的问题已经变得如此普遍,刺激有效的唯一希望是人为地哄抬内需作为吸收产能过剩、潜在的“通货膨胀”区域和企业债务负担的一种手段。
投资者也应该警惕中国央行任何的贬值人民币的举动。这样的举动将是通过推进出口以实现上述的更高增长目标的另一步,也是为了通过引入通胀压力从而减轻债务负担。中国通过扩大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能够相对容易的使得货币贬值。
中国政府其他不稳定的行为例如,对于台湾的军事行动,也可能表明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玩地区紧张局势转移人们更深入的关注棘手的国内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对投资者的影响
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投资者将有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中国校对”他们的证券投资组合将减少其持有的特定股票或固定收益工具。我们预计大部分风险资产(如股票,高收益等)和大宗商品将在危机中挣扎,而美国国债可以作为一个防御堡垒。特别是,ADM这样的大宗商品生产商,可以承受巨大打击,但以新兴市场为重点的公司将更加脆弱。
此外,许多美国大公司通常被认为安全可能会受到影响。美国消费品公司如百胜餐饮集团,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和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比例很高,而且由于需求的增加都看到了强劲的业绩。这些公司的许多投资者可能在中国信贷冲击事件中猝不及防地错过盈利或削减股息。
然而在中国的债务危机影响下保护他们的投资组合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果投资者们知道寻找迹象肯定会更好。而且,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中国经济的其他很多方面,这些指标可能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通过持续观察以上的这些信号,如果有必要的话,美国投资者可以通过转移到一个更保守的策略从而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好的位置上,并且有希望尽量减少中国推动的债务危机的影响。
(点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