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6月19日讯】中医的针灸是非常有效的,被用以治各种病,几乎都能一、两针见效。可中医师使用的针,过去都说扎金针。扎了金针,病就好了;有时也听到人们说扎银针。
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不锈钢针。古人用的针到底是金的?还是银的?现在从制作针的方法来探讨,它是什么材质就很清楚了。
不锈钢针可以用机器制做,有五分针、一寸针、一寸半针、两寸、五寸、三寸等等,各种形式的针。现在使用的针还要分号数,就是有二十八号、三十号针、三十二号针、三十四号针、三十六号针;针的号数越多,表示它越细;可是古时候用针都相当粗,当时并没有那么好的工业技术,但我们却发现古时候针的制作方式,比现在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请看古时候扎针用的针,都用什么样的东西来做?在《针灸大成》里面选了几种制针的方法,书中说最好是使用“马衔铁”,举了《本草》书里头讲的,马衔铁无毒。
什么叫“马衔铁”呢?就是放在马嘴前面的那一块马咬着的铁块。有个人叫日华子,研究本草的,说古时候的、旧的马衔铁,从来没有被用以做其它器物的,例如装饰品或门的铰钮之类,才可以使用做针灸器材。日华子说有一种铁叫做“柔铁”,即是熟铁有毒。马衔过的铁器没有毒,为什么呢?古代中国人的讲法是:马属午,午就是火,火能克金。马咬过的铁,因为火克金,所以能够解铁毒,可以用以做针的材料。
做针的材质又以金为贵,是最好的。可也有人说,金是金属的总名,包括了铜、铁、金、银等等,都叫做“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属。讲金针呢,就是说金属针的意思。实际上,如果说它是用金子做的针,也有些许道理,因为现代人以为黄金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不容易起化学作用,没有生锈的问题。
古人用“马衔铁”做成了针以后,却不是立即拿来使用的。要先把马衔铁做成铁丝,放在火里面,把它烧红,又称为“煆红”,然后把它剪成一段一段的,每段剪成约两寸长、也有剪成五寸的,长短不拘。
中药里有一种有毒的药物叫做“蟾酥”的,是蟾蜍的毒腺,这个毒有麻醉作用,中医骨伤科常用它做为麻醉药。
把煆红的剪成一段段的铁丝,涂上蟾酥。涂好了以后,再把这种铁丝放到火里面去煆,只是烧一烧,而不要煆红,煆后再煆再煆数次。前面药截成一段一段时要煆红,那样才容易截成段。而用蟾酥涂过以后,因为蟾酥是一种有机物,就不能再用很高的温度烧,只是烧一烧,而“不可令红”。烧过再取出来、再涂蟾酥,再煆,再拿出来涂蟾酥,涂到第三次时,趁热把它插在一块腊肉里头。
插到腊肉的皮之里、肉之外,也就是腊肉的肥油里面,意思就是:让这个针能浸在腊肉的油里面,可以吸收到腊肉中的肥油。再把这块腊肉连针一起放一个配好药物的水里头去煮。
煮针用的这个药水是怎样的呢?根据《针灸大成》这本书记载的,包括的药物有:麝香、胆矾、石斛、穿山甲、当归尾、朱砂、没药、郁金、川芎、细辛、甘草、沉香、磁石等。把这些药物放在水里煮,把腊肉块连着针一起放入煮好了的药汁里面,煮久一点,直到水煮干了后,再倾到水中,待冷取出针。
取出来的这个针,再在黄土里拔出再插,插后再拔出,来回几百下,可以把针给磨到通体都亮,古人把这叫做“去火毒”。去了火毒后的针,就在上面缠上铜丝,做成针柄,再把针的下面尖端部分磨成尖而圆的,有点像松针叶一样,虽然尖,但是针尖部份却也是圆圆的。
在制针的过程中,有许多过程,如今看起来,不但合理,而且可以称得起是非常先进的。
一、涂蟾酥:以前制作的针,技术上只能做得很粗,而涂蟾酥却能起到麻醉的作用,让被施术的人不至于感受到太痛的刺激。
二、以针插腊肉:在磨针的过程中,金属表面会起很多的坑洞,插在腊肉中,用腊肉的肥油填补坑洞,使针不至于因为那些坑洞而在扎到人体后会拉到肌肉肉丝而致痛。
三、药物煮针:使用的煮针药物,如麝香、穿山甲、没药、郁金、细辛等,跟蟾酥一样,都有麻醉作用,令扎针的人不会感觉太痛,另外像胆矾、石斛、朱砂、郁金,有消毒作用,也就是说能灭除病菌,以中医的想法就是有去热毒的作用,西方的现代方式就要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用γ射线灭菌,以免扎针时会有感染的情况。有一些药物如朱砂、沉香、磁石等有将金属打光的作用。
四、在黄土中拔插:让针尖变成圆形的尖端,而不是完全尖的,不至于在扎到肌肉中时会让神经或血管被戳断,它能避开这些组织。
五、圆的针尖扎进体内后,遇到神经、血管,会偏开而不会刺坏。
另外,煮针的药物也有其他的配方,例如有个处方:用乌头、巴豆、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等,一样的,有杀菌的、有麻醉的用药。由此看,古人虽然使用的煮针处方不同,但都知道以麻醉、灭菌、杀菌的作用处方。
针做好了后,就是烧完、煮好了;另外再用止痛的药,例如没药、乳香、当归、花乳石等,再跟前面的药水一样再煮,再用皂角水清洁针具。最后放到狗肉汤中煮一煮,之后再涂松子油,这个针就可以使用了。
中医在古时候就已经很发达了,尤其是针灸方面本是很有效的。古时候就有一句话说:一针、二灸、三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