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7日)是中国各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第一天,对于参加高考的九百万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这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是苦苦奋斗十多年后的最后关键一搏。
但是这个中国年轻人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搏,多年来却受到许多中国人的批评,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高考制度。
许多对中国高考制度不满的人认为,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教育制度远远优于中国,尤其在中学升大学方面。
BBC中文网记者因此采访了对中英两国教育和高考制度都非常熟悉的马良博士,身为英国百福集团总裁的马良,同时兼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新起点专项基金的副主任。
愿望一致,目标不同
马良博士首先对比了中英两国的高考制度,他概括出三点:两国在高考方面的愿望一致、目标不同、问题相似。
愿望一致是指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英国政府,都希望用考试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并通过考试制度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在目标方面,中英两国却不一样,中国的目标是通过高考把品学兼优的学生送进好学校去;英国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考试制度,把各方人才送到相关地方去。
至于两国遇到的问题相似,是指英国和中国都没能够解决贫穷家庭出生的孩子无法得到像富家子弟一样的优秀教育的问题。
英国的优于中国的
虽然两国的教育制度都各有利弊,但马良博士认为,相比之下,英国的教育和考试制度都优于中国的。
首先是因为英国的考试制度历史悠长,比较成熟;其次是对制度的形成,可以发表意见的人比较多,决策起来较为科学。
但是对于一些较激进的人士提出的废除中国的高考制度的建议,马良博士认为不可行。
马良博士指出,中国的高考制度执行者在解读和执行过程中使用的方式需要调整。
高考制度应该继续,但与此同时,需要增加更多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补充手段,包括对高考落选者的补充筛选,以及让优秀教授自己去中学挑选专业人才等。
谁绑架了学生?
由于英国的教育制度在全球高居前列,马良博士向BBC中文网介绍了一些中国可以从英国借鉴的经验。
首先是对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决策方面要群策群力,英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先进,用人单位的参与和意见比中国多,这样会使考试制度更完善。
比如中国学生们现在选择的热门专业,5年后也许变成了冷门,所以专业的导向应该是高考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其次,中国学生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出路,中国高考的门槛要宽一点,所谓的“宽进严出”。
另外,全民对高考的态度必须正确引导,在英国,人们注重的是孩子的感觉,父母通常不会强迫子女学什么。
但是在中国,在马良博士看来,中国的孩子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被高考绑架”,而是被高考所误导的家长们绑架了。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