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里的一门手工绝活濒临失传,故宫大修却唤醒这项传统制作技艺的记忆;已有千年历史的岳西“桑皮纸”,有幸成为修缮故宫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瑰宝立即受到世人关注;精湛的造纸工艺,温润洁白、拉力强、耐折度高的内在品质,让人们感受到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2008年6月,桑皮纸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岳西县毛尖山乡农民王柏林是全国仅有掌握手工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造的桑皮纸成为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和故宫大修专用纸。
解决故宫大修难题
唤醒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的记忆,得益于故宫大修。自2002年起,故宫对内部装饰进行修复,其倦勤斋内通景画的修缮,必须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倦勤斋通景画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一共70余张约170平方米。那层贴裱在画面背后的是乾隆"高丽纸",找到与之材质相同的纸是这次修复的关键。为了寻找这种材质的纸,两年来,故宫专家跑遍了国内外的许多纸张产区都没有找到。
王柏林得知后,重新操起了单传七代的手工造纸绝活,造出样品送往北京候选。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他的桑皮纸进行检验,结果均达到了标准值。其耐折度更是高达9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3倍。专家们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纯桑皮纸堪与乾隆年间的高丽纸相媲美。因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决定选用王柏林生产的桑皮纸,让他连续供应故宫用纸。岳西桑皮纸被故宫选用后名声大噪,日本客商闻讯后漂洋过海,亲自检验各项指标后,与王柏林初步达成每月供应500刀的意向。国内天津、上海、武汉、浙江等地也纷纷发来订单。
制作技艺绵延千年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原安徽潜山县后北乡(现岳西县境内)一带就有手工制作桑皮纸的纸坊,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现在岳西县境内毛尖山乡板舍地区,还有少量匠人精通这门手艺。
这种纸古称汉皮纸,高峰时年产量逾300万刀,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3种。桑皮纸采用纯手工生产,先剥取桑树皮,晒干,放入水池中浸泡数日,然后手工揉捏让树皮变软,再用石灰水上浆。二次蒸煮、漂洗、去杂质(手工挑拣)。三次漂洗、去杂质、打浆后将纸浆放入纸槽,最后用帘架捞纸。榨水后复合纸张贴上纸焙用明火焙,待纸张干后进行整理修边,用切纸刀切成规定尺寸。100张纸为一刀,进行简单包装后整套工序就算完成。
整个造纸工艺流程一般20多天,全手工操作,纸张的均匀、厚度、添加药水的份量等要领基本上就靠经验、眼力、熟练度等掌握。桑皮纸最大特点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制鞭炮和文化工艺品。汉皮纸与桑皮纸的工艺相近,成品纸质也相类,唯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材料不同。汉皮纸采用原料是杂木,而桑皮纸采用的是纯桑树皮。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气候温润,植物种类繁多,有着造纸业所需要的丰富原料、辅料。境内河流落差较大,适宜安装水碓,用来粉碎、软化造纸原材料。紧挨着水碓的纸坊依山傍水,建在河两岸。过去,岳西刘氏为大姓,刘氏修族谱十分有名,谱书多用皮纸印成,这就为桑皮纸的传承提供了市场。民间从事桑皮纸的匠人很多,子承父业,捞纸成为当地一门重要的养家糊口技艺。
群策群力保护绝活
据岳西县文化馆馆长陈泽琦介绍,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为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技艺的抢救和振兴带来新机遇。特别是入选非遗名录后,政府给予重视与支持。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很小的纸坊,难以抗衡市场激烈的竞争;知晓桑皮纸手工技艺的人很少,熟练并精通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传承千年的绝活还要大力进行保护。
桑皮纸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的特定材料、采用的独特方式、添加剂的量等都蕴含着科学原理,其生产工艺也折射出祖先们生产生活的一种状态和发展进程。桑皮纸在传统古画修复方面是其它机器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尤其重要。
为了留住民间文化的"根",岳西县将非遗保护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岳西文化馆作为桑皮纸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搜集各类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帮助设计纸品包装、宣传画册,组织系列展览活动。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尽可能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形成供销网络,为传统工艺产品找寻生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