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如期在天津举办。这个论坛是著名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或曰“冬季论坛”的一个“衍生品”,确切地说是个植入了新兴市场经济与“中国元素”的衍生品,和每年冬季在瑞士小镇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位不同,影响也不同。
一年一度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已然成为全球大企业经营者与政府要人们之间的年度峰会。与会者主要有三拨:一拨是“两个500强”企业代表。亦即全球500强和第501到1000强企业代表。一拨是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要人,大国政府主管经济的领导,外加世行、IMF、WTO等国际经济协调组织代表。第三波是经济学家与战略研究者。论坛定位有二:一是“两个500企业”间的对话。另一个是国际政要与企业界经济学家们讨论全球性热点问题,判断全球经济大势。
与冬季达沃斯不同,夏季达沃斯自称“全球行业峰会暨成长型企业年会”。顾名思义当以“成长型企业”领袖唱主角。其定位是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和已经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之间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汇聚的人也有三拨,分别为全球501-1000强企业代表;全球500强企业代表和学界名人,以及政府政要。论坛的重头,当是全球“教父级”企业家与“成长型企业”经营者的对话,是新、老企业家的交流。
然而若粗略地浏览一下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与会者名单,再放眼全球看看商业与企业界的顶级领军人物,审视一下时下的经济,总让人感到有种“后”字作祟的失落与遗憾。
论坛最感遗憾的是,缺了全球顶级企业领袖。全球企业领军人物中,盖茨(比尔)退了,乔布斯死了,巴菲特老了。就连一度被视为东亚新兴经济体企业领袖代表的“三星团队”,也陷于内外官司缠身的窘境。而他们的身后,堪与他们比肩的世界级新的领军人物难觅踪影。全球企业领袖颇有些青黄不接的“后”意境,大可称之为“后盖-乔-巴时代"。
沿着这个视点看中国企业领军人物,不仅显得青黄不接,且有些今昔两样的凄惨。(柳)传志老了,(黄)光裕给判了,唐骏给搞臭了,王石等房产大亨们蔫了,一度呼声很高的一批民企老板跑了!时下最为风光的是国企大佬。论坛唱主角的成了政府官员和国内“官商”。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经济虽然已经超越日本而占据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然而与昔年日本跃上这个宝座时恰成对照的是,中国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实际上若略微客观些看,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产业中有没有真正的企业家,都值得令人怀疑。和参会的阵容一样,中国企业界有的多半是官员和“政商”。
客观地来看,全球企业领袖的青黄不接是时势所致,也与一个“后字”密不可分。这便是到处都能看到的“后危机”征兆。早先我曾说过,“后危机”既是一个时段,也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一种状态。作为一种状态,世界经济在5到10年内都将是一种“中间状态”,既不会发生大的灾难也不会有大的持续增长。原因是两面的:一面在于全球有了一个非正式的由G20主宰外加G7与"金砖"对话的经济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解“欧债”危机之类震荡的发酵,防止全球经济陷入灾难之中。另一面在于,世界经济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因,主要是缺乏“前危机”时期那种全球性市场化改革浪潮以及类似IT产业革命那样的技术突破。看不到全球性改革与技术突破的迹象,要指望出一批创新天才是不现实的。
同样客观地来说,没有真正企业家的第二大经济体的怪像,也是时势造就的。时下不少民企老板经营企业稍有成就,便想方设法挤入政治圈子,以“参政议政”起步,追逐人大、政协位置。这种现象不能全怪企业经营者,因为时下国内最为风光的,就是领导。以前去饭店吃饭,服务生叫你老板,时下纷纷改称“领导”了。连大学的教授们都抛弃多年苦修炼得来的专业,而去做政治领导,何况草根起家的老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