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经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实际上,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取决于很多东西,比如地势、气候,当然,治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治理的效果通常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城市来比较空气质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过,中国也不妨借鉴这些国家探索出来的办法,让中国的城市空气更加洁净。
德国:PM10监测几小时一次
在德国,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很多人的噩梦就开始了。眼睛、鼻子和呼吸道等干涩发痒,有人甚至呼吸不畅引发窒息危险,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十有八九可能花粉过敏了。
据报道,在德国5个人中至少有1人会有花粉过敏症状,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德国空气太干净,绿化覆盖太广。当然,不会有人愚蠢到索性逃离,搬到空气质量更差的地方去住来解决过敏问题,因为生活在洁净空气中的好处实在太多。
尽管德国被认为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但德国联邦环保局依然矢志不渝地采取多种措施监测和改善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按照他们的标准,似乎空气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布在德国各地的环境空气监测站好比德国联邦环保局的眼睛,实时地“紧盯”着空气质量。
德国联邦环保局和州环保机构又有着明确的分工,联邦环保局负责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和偏远地区监测包括从邻国跨境进入德国的远程流动的空气质量。在排放相对集中的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任务就落在各地方州环保机构的身上。
每隔几个小时,遍布德国境内的环境空气监测站就会测量一次所在地的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含量。
联邦环保局也会适时更新官方网站上的空气质量数据,供人们查阅。如果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数值感兴趣,想找出近期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改善,联邦环保局还提供最近40天的数据供查询。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PM10数值越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上升,人均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除了土壤流失等自然原因之外,人类活动中的能源消耗以及钢铁等工业生产都是导致PM10升高的原因,在人口密集的地区,PM10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现阶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
德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设立城市物流中心、低排放区域,还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必须装备颗粒物过滤系统。低排放区域计划则是其中的重点。
按照排放量的多少,德国的汽车身上会被贴上红色,黄色和绿色等标签。在法兰克福,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些区域的主路口被新贴上了环保标志,规定只有那些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才能进入。
自7月1日开始,德国波恩和慕尼黑等城市进一步收紧了低排放区域车辆通行规定,要求只有贴了绿色标签的车辆方能驶入。
通过这些方式,德国各地方政府鼓励和推动人们购买和使用排放更加环保的汽车以降低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而在乡村地区,当地政府正通过立法提高肥料效率以降低氮排放。对于超过排放限值的行为者会被处以罚款。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更多使用有机的和效率更高的肥料,以此减少氮排放。
按照德国联邦环保局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值,每天每立方米空气中PM10值不能超过50微克。
由于每年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环境监测站都显示,PM10数值超标的天数超过了规定的35天,德国联邦环保局认为当前空气质量形式依然严峻。
相关部门依然在探讨和寻找新的方法,试图通过采取进一步道路交通措施来降低PM10数值。
联邦环保局也会适时更新官方网站上的空气质量数据,供人们查阅。如果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数值感兴趣,想找出近期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改善,联邦环保局还提供最近40天的数据供查询。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PM10数值越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上升,人均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除了土壤流失等自然原因之外,人类活动中的能源消耗以及钢铁等工业生产都是导致PM10升高的原因,在人口密集的地区,PM10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现阶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
德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设立城市物流中心、低排放区域,还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必须装备颗粒物过滤系统。低排放区域计划则是其中的重点。
按照排放量的多少,德国的汽车身上会被贴上红色,黄色和绿色等标签。在法兰克福,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些区域的主路口被新贴上了环保标志,规定只有那些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才能进入。
自7月1日开始,德国波恩和慕尼黑等城市进一步收紧了低排放区域车辆通行规定,要求只有贴了绿色标签的车辆方能驶入。
通过这些方式,德国各地方政府鼓励和推动人们购买和使用排放更加环保的汽车以降低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而在乡村地区,当地政府正通过立法提高肥料效率以降低氮排放。对于超过排放限值的行为者会被处以罚款。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更多使用有机的和效率更高的肥料,以此减少氮排放。
按照德国联邦环保局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值,每天每立方米空气中PM10值不能超过50微克。
由于每年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环境监测站都显示,PM10数值超标的天数超过了规定的35天,德国联邦环保局认为当前空气质量形式依然严峻。
相关部门依然在探讨和寻找新的方法,试图通过采取进一步道路交通措施来降低PM10数值。
哥本哈根市市长弗兰克•延森日前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说:“骑车不仅环保,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骑车时,你得到放松和锻炼。你可以跟街上的人打招呼,是一种良好生活态度。”
根据官方预计,新建成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可以让哥本哈根市每年减少7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且骑车可以改善骑车族的健康状况,为政府每年节省3亿丹麦克朗(约合53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哥本哈根市民把自行车作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日本:工厂要生存不能冒黑烟
东京能够保持不错的空气质量,有其气候和地理的原因,比如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东京紧邻东京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空气比较湿润,能够清洗地面的灰尘等。
不过,除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外,东京空气质量的现有成就,也是在做出各种努力的基础上取得的。
日本有严密的确保空气质量的法律,最主要的就是1968年6月10日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止法》。这是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根据这个法律,各都道府县可以制定各自的条例,限制污染空气的行为。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东京都和四日市等城市和工业地区,由于排烟和汽车尾气,大气污染很严重,支气管炎、肺病等非常多。
为此,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采取防止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主要是经常进行空气检测以及限制排烟和排放尾气。
日本是法治社会,市民都重视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企业和市民比较注意自身的形象。尤其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认识到社会上的评价对企业获得订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千方百计地注意在生产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在有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教训的日本,工厂要想存续下去,烟筒不冒黑烟已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了。例如,建筑工地的材料、渣土不露天堆放和运输,为防止扬尘,工人手持喷头,对着铲车喷水。
而搬运建筑垃圾时,会在垃圾上面罩上帆布,汽车离开工地时还会冲洗车轮,最大限度减少遗落和扬尘。
截至今年3月底,东京都的各种车辆达到约442万辆,考虑到东京都21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车辆密度非常可观,不过东京却很少堵车,无论大街小巷车辆都行驶畅通。道路交通畅通无疑对空气质量有很大好处。
除了路网设置合理,也和东京都公交系统发达有关,公司职员一般上班都乘坐准时、快捷、便利的地铁、轻轨电车上班。即使是东京邻近各县,也基本上乘坐电车上下班。汽车只有购物、郊游时才使用。
此外,司机和行人都比较守规矩,各行其道,大车让小车、小车让自行车、所有车辆都要让行人,秩序得到维护,堵车也就减少了。
众所周知,堵车时汽车空转,排放的尾气污染要比顺畅行驶时严重得多,烧柴油的话,还会有看不见的微粒子,严重污染空气。所以日本鼓励停车后立即熄火,不要空转。
另外,日本的汽车、卡车都擦洗得干干净净,很难看到满身污泥的汽车,所以开车时不会成为一个扬尘的污染源。
另外,在日本,街道上看不到垃圾箱,所有垃圾市民都会带回家分类回收,大街小巷非常干净,无疑减低了空气中的灰尘和各种悬浮物。
东京市内的数座垃圾处理厂,一尘不染,烟筒的排烟都经过处理,并实时在门口显示排烟的情况,告知市民没有产生污染物质。
早晨跑步,经常会看到不少家庭主妇和老人拿着笤帚和簸箕,把家门口和附近的道路上的落叶等清扫得干干净净。
在日华侨创办的中国通讯社营业部长姜德春也指出,东京市民比较守规矩,很少发生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整洁了,空气质量也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