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举国一致的体制,运动员基本上是国家培养的。耗费巨额资源培养奥运金牌运动员是否值得?反对者认为,中国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障机制,老百姓生不起病,与其花大钱培养几十个奥运金牌选手,不如把资源投入全民健身运动,让老百姓有强壮的体魄,减少疾病的发生,以此节约庞大的社会医疗成本,也可以避免因为医疗费昂贵而造成病患家庭经济破产,负债累累。而支持者则认为,中国要做世界强国,也必须在体育上出人头地,多拿奥运金牌,可以振兴民族精神,提升国民自豪感,增强国家威望,刺激中国更快走向世界。
奥运金牌成了地方官员的政绩,体育与政治的宣传搅在一起。那种举国一致培养金牌选手的方法,以前旧苏联和东德都使用过,但都无法用它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国运昌隆,苏联帝国瓦解了,东德与西德则合而为一,成为欧盟最强大的支柱。
中国体育竞争的机制,依然有很多的不公平,奥运选手的提拔,也有很多的不满之声,更为重要的是,奥运的金牌,无助于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缺乏和对未来不抱信心。
未来中国的体育发展方向,应该从培养金牌运动员向提升全民体育素质的方向转变,把培养体育尖子的平台,设在广泛的社区,并与市场机制有效接轨,以公正平等的选拔机制,来甄选奥运选手;同时,把中国传统强项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水等运动,通过各种方法,包括输出运动员和教练,积极向世界推广,形成全球性的市场,这比中国独霸几枚奥运金牌,意义大很多。
期盼中国观众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政治意识形态,为运动员的精湛竞技和拚搏精神加油,而不是煽动反美或者反华的氛围,这样才符合奥运精神,也符合全球化楬橥的理想。
参加奥运会的美国队是如何组成?如何选拔参赛选手的?费用由谁承担?美国运动员基本上是“自生自长”的,没有国家培养一说。从小根据个人兴趣或者家长偏爱,决定参与某一体育项目、成为该项目的运动员。聘请私人教练、平时训练乃至参加比赛,所有的决定都是个人、家庭与教练做出的。政府不会出资,更不会向运动员发“工资”,经费(包括寻找赞助、争取奖学金等)由运动员个人、家庭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参加大型运动会和国际比赛,由单个体育协会负责选拔、组队,并承担赛前短期训练和参赛期间的费用。代表每个不同体育项目参加比赛的所谓国家队,大部分是临时组成的,比赛完后就解散,到需要时再组建。
美国奥委会的运作资金来自个体公民的捐赠、赞助、特许使用费、商业经营。美国政府不出一分钱。财务全部是对外公开的,在他们网站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美国政府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有11个部门间接涉及体育事务。这些部门的职能并不为运动员服务,而是对全体公民的。职能有公众健康、身体活动教育、修建体育场地设施,鼓励、协助各种体育组织或商业企业开展体育比赛和活动,而不是花钱培养运动员出去打比赛为国家为城市争光。如果有市民愿意花自己的钱去支持运动员或某项体育运动,可以直接把钱打入那个运动员或体育组织的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