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美国才是全球经济火车头,从二战后一直都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这4年。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只是车头后面的那几节车厢。
单单说美国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实际不太严谨,二战后欧洲也曾经是全球经济火车头,但是欧洲一直试图挑战美元的统治地位,这也导致欧洲在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头,只有消费才能真正体现为经济增量,消费是最优质的经济资产和动力。一切投资最终都需要以消费来兑现其投资回报。
只有那些消费为主的国家才能真正拉动经济。美国正是如此,美国经济始终以消费为增长主引擎,以科技为创新动力,以“美国梦”所代表的机会平等为经济灵魂。次贷危机暴发后,世人对美国经济的这些核心要素都发出过这般那般的质疑,对此美国也曾经动摇,好在美国未真正动摇根本。因此,即便在危机最困难的时刻,贸易顶替消费,对美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托底作用,美国一系列救助政策的核心没有放在从消费到出口的“结构转变”,而是放在了提振消费上;即便世人对美国人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口诛笔伐,但美国并未真正放弃对透支消费的金融支持和政策鼓励,储蓄率则从危机前3%左右升至危机中7%再降至当前的3.5%,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最主要的动力;美国的高科技使其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稳居霸主地位,美国梦也使美国企业文化只有创新一个词,这也造就了苹果、亚马逊这样的企业。
即便全世界都在畅言新兴势力的崛起,美国却始终没有真正自视为弱者,这种信心在股市表现中充分显现,2011年,道琼斯指数上涨5.53%,而德国DAX、法国CAX、日经225、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则狂泻了14.69%、16.95%、17.34%、19.97%和21.68%,这种对比,2012年仍在悄然延续。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2000年以后高速发展,这些经济体首先是政策鼓励出口,同时在货币政策上制造方便。出口到哪?自然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当出口积累了巨额财富时,新兴经济体国家财政收入大增,这些国家主体才可以大力投资基础设施,而最先从出口贸易中获益的少部分企业主开始大力消费,这些大力消费刺激了房地产、家电和汽车领域的需求。这些消费从而带动了众多投资。良性循环从此开始。
看个例子,2011年美国汽车市场强力复苏,特别是卡车和商业车辆。这就大大带动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2011年45家轮胎企业共实现出口70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4%。从出口量看,出口1.33亿套,比上年仅增长3.9%。这就意味着出口价格比较高,其原因就是卡车和商业车辆车轮直径大,其单价就比较高。以主要出口美国的山东东营,2011年东营地区共出口轮胎48833批,出口货值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51.80%和81.50%。2011年中国车轮出口首次突破40亿美元大关,达到43.82亿美元。其中铝制车轮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达到38.86亿美元,增幅达24.7%。其中对美国出口增幅超过40%。
山东是中国最大的轮胎出口地,同时山东也大量出口汽车零部件。出口畅旺带动山东居民消费,山东连续两年取代广东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汽车上牌省份。
俄罗斯以石油出口为经济动力,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主要客户是欧洲国家。印度在2011财年出口额大约2900亿美元,欧美占了30%。巴西稍好。
以太阳能为例,中国的太阳能电池95%出口,主要出口欧洲和美国。欧美占据了全球80%的太阳能市场,尤其是欧洲,欧洲的巨额财政补贴才开启了太阳市场,从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国企业,2008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德国的Q-CELLS近期面临破产,实际上中国企业强大的成本压力已经导致数家德国和美国企业破产。中国这些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银行廉价资金的支持。而欧美企业不能。
2000以来,新兴国家经济体大量为发达经济体提供廉价的商品,这些商品大多数是附加值低的日常用品,并不影响发达经济体的就业,不过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2010年以后可以大量出口高附加值的商品,开始打击发达经济体的就业,贸易战就出现了,当发达经济体不再提供大量的市场,新兴经济体只能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