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了传说、神话。——题记
当我们追溯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的源头时,自然会想到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这些古老而神奇的传说,讲述了神帮扶我们的祖先走过了开天辟地、创世造物的洪荒岁月,开启了中华民族神传文化发展的序幕。从黄帝创立道家学说,到儒家思想的建立和佛教文化的融入,中华民族在神的引导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神传文明。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历史、科技、文学艺术无不闪耀着神的光辉,映照着神的圣迹。
远古的传说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也播下了信仰的种子。中华先祖耳闻目睹了种种神迹,亲身感受到了神的恩典与护佑,对天地神明怀有无限的敬仰与感恩,对神的教诲坚信不移。古人相信“善恶有报”、“天人合一”的天理,把“重德行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作为行为准则。在古人眼里,佛、道和神仙,都是具有神通法力的“神”,能使信者免于灾祸,使修者圆满得道。而众神之上,还有主宰天地、造化万物的最高“神”或“道”,老百姓尊之为“老天爷”。因此民间一直有“求老天保佑”、“对老天爷发誓”、“人在做,天在看”等说法,就连皇帝也不能违背老天爷的意愿,每年正月十五和冬至,都要到天坛祭天。古人除了遵循神的教导行事做人外,还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和祭神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神的崇敬。这些仪式活动遍及神州大地,世代相传,见证着神州儿女对天地神明的信仰。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根,信仰为本,讲善,求真,以和为贵,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因此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回教等都能与中华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不同的正教信仰也都能在中华大地传播。这种多神、多教的信仰特点,常使一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不理解,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信仰。其实,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悠久,其文化本身就带有多元化特征,同时受半神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有着更开阔的宇宙观,对信仰的本质也有更深的领悟。在中国人看来,不管信什么,都是要修心重德,回归善良本性,最后才能到达天国世界,信仰什么只是选择的道路和机缘不同而已。
修炼在五千年神传文明中备受尊崇。道家的“返本归真”, 佛家的“轮回转世”,以及儒家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都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中国人对人体、生命、宇宙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在浓厚的正信氛围下,为提升精神境界,很多人立志将信仰化为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对宇宙真理的探求,故选择了艰苦神圣的修炼之路。中国历史上寻仙问道,修佛修道的人不计其数。如明朝时,从皇帝到平民对道家神仙的信仰非常普遍,修道蔚然成风。一些古书,如《神仙传》、《道藏》、《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修炼人修炼圆满的事迹。丰富多彩的修炼文化为炎黄子孙留下了黄帝飞升、观音济世、达摩渡江、八仙过海这些令人神往的修炼故事,也记录了真武大帝、张三丰、济公和尚、邱处机等修炼人的神迹。
人们对神佛的信仰与赞颂,也反映在文学艺术上,以神话和修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与艺术创作数不胜数,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如四大名著,不是以神话为线索,就是以神话开头,而《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神话。民间说唱艺术流传下来的史诗更是以颂神为其内容,如《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王传》和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都是对创世天神的颂扬与讴歌。这些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珍品,以及各地各民族长期流传的神话故事,承载着中华神传文化的精神,世世代代激励着人们的向善之心,岁岁月月延续着人们对神佛的正信。无庸置疑,中华民族自古就信神,信仰之根已深植于华夏民众的心灵。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修炼得道者灿若群星,在此采撷几例。
1、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形容黄帝是个修炼得道之人。相传他得法悟道后,在治理国事的同时炼丹求鼎、静心修炼。公元前2598年,黄帝在桥山山下,铸造了一个大鼎,当铸成的那一瞬间,天门忽然大开,一条黄龙从天而降来迎接他。黄帝与随身的近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圆满功成。此时,万民百姓亲眼仰望了这神圣壮观的一幕!
2、弄玉和萧史:《列仙传拾遗》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萧史成仙的故事。冰雪聪明的弄玉喜欢吹笙,秦穆公为此专门修建了一座露天的凤凰台。一个夜晚,在皎洁的明月下,弄玉吹起了“凤凰鸣”。乐声优雅,宛如仙乐。忽然,一阵袅袅的箫声从东方天际飘来,与弄玉的曲子相和相鸣。过了一会,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倾泻楼台,一个美少年翩翩降落。少年名叫萧史,本是神仙,因为与弄玉有缘,所以才应曲而来。萧史和弄玉情投意合,在结为夫妻后,前往华山修行。弄玉经过修行后,所奏音乐可以抵达天庭。终于有一天,修行圆满后的弄玉与萧史分别乘着彩凤和赤龙回归天庭。
3、《集仙录》记载,明星玉女在华山修炼,她一直服食玉浆,后来得以白日升天。
4、周穆王姬满,五十岁时才继位,不仅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君主,而且还是修炼得道之人,活了一百零四岁。穆王年轻时就喜欢神仙道术,他经常乘坐造父驾驭的日行千里的八骏马车巡游天下。穆王虔诚的修道之心终于使他在昆仑山的天界瑶池会上见到了西王母,王母赐给他长生不老的食物: 蜂山的甘泉、玉树的果实,还有素莲、黑枣、碧藕、白桔等仙果;在群玉山,西王母传授他腾云飞升的神仙道术。穆王为何以凡人的形象留在人间,是因为他还要履行使神州华夏各国和睦相处,万民都过上平等富足生活的帝王使命;同时现身说法,告诉天下人修道的成果。穆王在圆满完成使命后,由西王母接引,驾云飞升回到了天上。
5、金可记,新罗人,唐宣宗宾贡进士,性格沉着冷静,好道术,不追求奢华。金可记获进士不久,即辞掉官职来到终南山的子午谷隐居修道。他每日在屋中焚香打坐,几年后,他上表皇帝,说自己奉玉皇大帝旨意为英文台侍郎,将于第二年的二月十五日飞升升天。当时的宣宗皇帝非常惊奇,立即派遣使者招金可记回朝,但他委婉谢绝了。宣宗随赐给金可记宫女四人,珍贵药物和上好衣料若干,并派遣两位使者看护。但他仍是一人独居一室,并不和宫女和使者来往。虽然一人居住,但他每天晚上都有谈笑声从屋里传出,两位使者非常奇怪,偷偷向里张望,但见屋里有不少仙官、仙女各自坐在龙凤之上和金可记交谈,旁边还有天兵天将守卫,两位使者不敢惊动,悄然退下。到了二月十五那天,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果见五彩祥云飘然而至,在仙乐声中,云鹤飞舞,随后仙车飞到金可记的身前,他登上车驾着彩云冉冉升空而去。前来观看的官员和百姓数不胜数,大家都发出无比的赞叹,不断向金可记挥手致敬,祝其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