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中国可以说不》一纸风行的时候,有人说,爱国和民族主义正被一些人当成了一门生意。真是刁钻而又生动的定位与描述。但是相比于今天将“爱国”做成所向无敌的垄断大生意的铁路建设,当年只凭着民族主义情绪兜售观点和图书的小爱国贼们真是一个是大象、一个是蚂蚁的区别。
7月23日发生在温州动车追尾大事故,除了引发舆论对高铁乃至中国速度和安全的普遍追问,也引发媒体追问高铁产业链。媒体报道称,高铁神秘产业链背后,在涉足高铁产业利益链的上市公司高管(含独立董事)当中,嫡系高管普遍有在铁道部工作任职的背景,而部分旁系的上市公司高管也与铁道部或其下属企业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近年来,依托高铁飞速发展,一些原本规模很小的企业迅速壮大,并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实力与知名度的“双丰收”。
根据媒体的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除南北车外,还有5家与高铁密切相关的公司。它们分别是辉煌科技、特锐德、鼎汉技术、佳讯飞鸿、世纪瑞尔,除辉煌科技上市较早、挂牌中小板外,其余4家均因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预期而在创业板上市。正是这5家“寄生”上市公司,分别在高铁的电气配套设备、调度与防灾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在相关采购中占有重要配额,同时借着垄断地位夺取垄断暴利。比如,“辉煌科技”是高铁检测系统和防灾系统的垄断公司,其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防灾系统和无线调车系统在高铁中都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同时,正是凭借着极强的铁路信号市场控制能力,该公司在2010年的行业整体毛利率高达51%,部分产品的毛利甚至高达63%以上。
此前,媒体还报道了“5100冰川”矿泉水。国内所有动车和高铁上都在提供名为“5100冰川”的矿泉水,但是这家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却远落后于娃哈哈等知名企业。而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正是依靠铁路部门的采购才获得了发展。公司刚一出生就接获支撑其九成销量的铁道部天量订单,而且订购数量居然还会配合其新生产线的不断落成、产能的不断扩大而逐年飙升。2008至2010年间,全国2800多趟高铁和动车上,总计约两亿乘客喝配发的5100矿泉水,这构成5100公司80%的收入来源。但5100公司究竟为何能获得铁路部门的另眼青睐,其间的招标决策程序如何,这些“秘密”始终没有被披露。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正可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公众看到的却是大树底下阴影多。一瓶小小的矿泉水尚且“滴水不漏”一分一毫也不放过,更加隐蔽、更大利润的专业技术采购订单等就更是一块又一块谁也舍不下的肥肉、一片一片官员或退休官员们跑马圈地的“自留地”。也许,他们的“期权”早在任上时就已经安排好。
铁道部本应是铁路公司监管者,多年来,却兼决策者、建设者、采购者、运营者、监管者于一身,从风险投资到技术细节到市场管理和运营,万千宠爱万千利益集一身。目空一切,为所欲为。
如果事情仅仅到此为止,那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权力市场经济、官商勾结的最新样本。问题最要害在于,在世界最高技术、最高速度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幌子和旗号下,铁道部打破独立王国的改革可以搁置不提(它甚至拥有自己的公检法);在向世界一流冲刺的道路上,对它的投资可以不惜成本和代价。2010年初,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09年铁路建设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达6000亿元后,2010年铁路投资达8235亿元。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
每年七八千亿元的投资,将近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也许,它足以将所有中国弱势群体的教育、养老、医疗保障都买个双份。但这样的民生有什么重要呢?冲刺世界一流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说不定我们已经把高铁这样的巨额投资,算到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账上!
可是结果呢?我们打着为国争光为国争利的旗号,不惜透支民众与未来,却把源源不断的利益输送到极少数官商集团手上,在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的同时,把建设的巨额债务、运行的无限风险,全部留给了中国、留给了中国老百姓。报道说,铁道部2010年应该还本付息超1500亿元,但税后利润仅1500万元,只占应付款的万分之一。分析认为,目前铁道部全部经营现金流也就只够支付利息。也就是说,钱都像流水一样被与铁道部关系密切的公司及个人赚走了,留下巨额债务和无尽亏损、安全事故频发的未来铁路运营要由整个中国和全体老百姓旷日持久、没有尽头地擦屁股。
死伤惨重的“7·23”动车追尾事故是一个晴天霹雳,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美梦破灭,安全、债务和运营亏损的噩梦却将长期地拖累中国。以为爱国就可以不惜代价、不讲规则、不要市场的人们,是不是应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