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选的是林天宏的《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一文,当其得知此消息后,出于好奇,找来试卷自己做了一下,结果15分的题目只做对了一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用调侃的语气说:“这些出高考试题的想得真多!”(6月12日《现代金报》)
林先生挺能的,还能做对一半,同是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2009年),同样15分的一篇阅读文章《寂静钱钟书》的原作者周劼人只拿到了一分。另外,韩寒也遭遇过类似情形,并一针见血地评论说:“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
形象大于思维,作者无法穷尽文章内涵,不同读者因而能做出不同的诠释,毫不奇怪,此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但事情糟就糟在这里,命题者不是尊重这一阅读规律——允许不同读者对作品进行多角度诠释,而是要求所有考生选择一个唯一的答案。而为了满足这一答题要求,考生只能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应试技巧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从而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技巧性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指导。
笔者做高中语文教师那会儿,对此感受尤深。没办法,高考是指挥棒,既然它要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教师就不能不按照这一模式训练学生。我清楚的记得,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当年我是怎样搜集指导方法和答题秘诀,将每一种题型的解题套路一五一十地教给学生,全然不顾这样做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我自认我不是个好的语文老师,但是个称职的教师匠。当今语文界多的就是这样的教师匠:语文教师自己可以不读书,事实上,很多教师离开教参就读不懂课文,但不妨碍他们照样成为优秀的教师匠。
假如只做到这步,我还能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问题是,更多教师如我一样洞察到了一点,即命题者从来不会把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当做高考的唯一目标,而是秉承文以载道的传统,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人生观、世界观的考查,因此所选的范文包括作文题甚至选择题,都要突出政治挂帅,讲究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借此达到教育感化考生的目的。——这是高考指挥棒的又一功能。
高明的老师往往能认识到这点,所以常会这样点化学生: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阅读材料大多会选择符合官方意志的政治性强的文章,因此在答题时也要尽量把文章的主题思想往“高处”“光明处”挂靠,以符合官方设定的价值标准。说好听点,这叫应试法宝,说难听点,这叫“政治投机”。很多老师平时就是按照这种“主题先行”的模式在指导学生。如此必然导致下列结果:原文的主旨不是被阉割、遮蔽,就是被拔高和强加。这才有了原文作者不懂自己作品意思的怪象:因为命题者已经在作品本身附加了一些意义或者肢解了一些含义。
你说,这样的语文教学哪有不误尽天下苍生的理呢?用机械、死板的解题模式去限制、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更用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自作聪明地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指导学生去迎合官方意志和当前舆论导向做宏大叙事和宏大诠释,这又如何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和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