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本科教育问题展开有效讨论,首先必须厘清大学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W.B.卡诺奇(W.B.Carnochan)曾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那么,大学应该让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收获什么呢?在这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应该怎样帮助年轻人成长与发展呢?
经过严格选择,几个特别重要的大学教育目标便浮出了水面。
表达能力
所有的本科生都需要提高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是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都会广泛运用的能力,也是作为公民和一切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当被问及聘用大学毕业生最看重什么时,许多用人单位反覆强调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的另一大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然而,要对“批判性思维”给出明确的定义,其难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一些心理学家从爱德华.桑代克20世纪初的实验中找到了思路,他们坚持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批判性思维”,而只有解决不同问题的特定推理方法。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许多学科非常复杂和独特,学生必须首先掌握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方法和完整的专业知识,才能对该学科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好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不需要借助高度专业化的知识背景。近期的研究表明:只需运用一些常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培养这些思维方式和习惯将使每位学生终身受益。这些思维方式包括: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辨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论点与利益关系;搜集相关材料,并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某一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证据并运用推断、类比等常见的推理方式考察各种方案,最后提出合理的判断和最佳方案。
除了这些常见的思维方式,一些基本的数理方法也可用于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极具价值。例如,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概率知识。
道德推理能力
一个与大学相关但充满争议的目标是,让学生养成更加清晰而强烈的道德原则感。道德教育一度被大学拒之门外长达几十年。“至于道德”,人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当学生迈进大学的时候,他们的道德观业已形成,要么有道德,要么没有。”
类似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把道德问题的两方面混为一谈了。道德问题的第一方面包括三种能力--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评价各方观点合理性的能力、判断正确行为的能力;而第二方面则是将以上思考的结论付诸实践的愿望和自律性。第一方面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道德推理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形式之一。即便我们无法保证学生最终的行为将更符合道德规范,但仅就大学可以教会学生的道德问题意识并严密地进行道德思考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我们应该将“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的目标之中。
公民意识
另一个被广泛忽视的通识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民主自治进程”中有知识的积极参与者。过去,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方面作出明智的决断。但现在,公民教育应当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或许已不再局限于此了。大学必须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更强的公民意识,以便他们履行公民的责任。
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
除了学会承担公民责任和道德责任外,本科生还需要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和睦相处。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多元社会中生活,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不仅是对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公然漠视,还会导致校园内部人心惶惶。大学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是:如何教会学生相互理解、尊重,充满正义感,同时当矛盾出现时又能适当处理、灵活面对。
全球化素养
今天的学生需要比他们的前辈了解更多有关国际事务、外国文化的知识。大学必须直面这些挑战,因为大学毕业生可能以企业行政主管、政府官员、律师或者普通公民的身份,进入外国或接触外国侨民。但究竟如何帮助学生为此做好准备,却是个很难的课题。世界上国度众多,语言与文化各异,我们不指望学生能掌握所有国家的有关知识(哪怕一些基本知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也无法预见,哪些文化与语言对自己的将来更重要。因此,大学面临的特殊挑战是:如何构建一套知识基础,以便让学生有效地适应任何可能出现的国际问题,把握任何可能出现的机遇。
广泛的兴趣
另一个比较传统的大学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使他们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有些兴趣是学术性的,例如历史、哲学;有些兴趣与艺术有关,例如理解并欣赏音乐、诗歌、油画,或者亲自弹唱、赋诗、画画,并将其作为业余爱好;有些兴趣是一生钟爱的体育运动,例如网球、游泳、跑步。
拥有广泛的兴趣有诸多益处:它可以拓宽我们看问题的视野,避免过分专业化的危险;它让我们的人生不只是充满对职业的担忧;它可以增加知识,让我们理解全球变暖、总统选举、长期贸易逆差等世界时事;它有助于我们思考善与恶、公正与偏袒、战争与和平等人类永恒的问题;它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不再了无生趣。
尽管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知识很有必要,但大学要找到恰当的培养方法并非看上去那样容易。大学应该怎么办呢?是努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他们在不同领域中活到老、学到老,还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探究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探求陌生领域?抑或详尽地传授那些最基本的人类思想与知识,确保学生记住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要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为就业做准备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无论就读哪所大学,本科四年都是他们职业选择的时期。职业选择对他们的人生具有深远影响,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并竭力在大学里寻求帮助。如果不仔细思考将来从事什么行业,现在的学生也很难真正了解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了作出明智的决策,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不同行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其间通常会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这些行业可能带来的社会财富、心理财富和物质财富以及它们对从业者心理、身体和业务方面的要求。大学当然应该站出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就职业这个未来人生的关键问题作出明智的决策。
在多数大学中,大部分本科生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大学时光是学好某些知识与技能的最后机会,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正规教育才能有效地习得。如果学校里有大量此类学生,学校绝不能剥夺他们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否则大学也很快会因报考人数锐减而关门。如果大学因无法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而倒闭,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当然,为就业做准备并不等于仅仅传授一次就业或二次就业所必需的技能。这样的课程体系可能只具有短暂的价值,而且还容易与本科教育的其他重要目标相冲突。要为学生设计一份恰当的就业准备计划,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大学教育的目标众多,老师应该花多少时间帮助学生准备就业?如何让职业性课程与传统文理课程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脱离,甚至相互冲突?使用传统方式讲授职业性课程,是否能真正帮助本科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或者是否坚实的传统文理教育基础,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一所大学多数学生毕业后会立即进入工作岗位,学校就不能回避此类问题。大学拒绝开设职业性课程,或拒绝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准备,都是不合情理也不切实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