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DR
投资25亿元人民币、历时3年多的改扩建工程之后,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博物馆已在本(四)月初以崭新姿态开馆迎客,大型主题展览《启蒙的艺术》亦在新落成的国博国际厅隆重开幕。这个历史博物馆的面积几近20万平方米,里面包含49个面积介于800至2000平方米之间的展厅,但有关10年文革的历史却只有一张图片以及3行简单的文字予以介绍。
博物馆内的陈列几乎是包括万有,游人可以看到当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获赠的一顶牛仔帽,又可以看到胡锦涛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在灾区用来奋发人心所用的手提扩音喇叭。
但如果游人希望在博物馆寻找一点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恐怕会失望而归。因为这个历史博物馆的面积虽然几近20万平方米,里面包含了49个面积介于800至2000平方米之间的展厅,但有关10年文革的历史,却只有一张图片以及3行简单的文字予以介绍。
中国耗巨资重新翻修扩建国家博物馆,目的是建造一个全球最大单一的博物馆,用作见证这个崛起中的大国的历史,其意义之深远,甚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
但根据部分西方媒体的观察,中国拒绝面对本身的历史,却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据《华尔街日报》的观察,与其说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是一个经过精心考据、发掘或具有创意的结晶品,倒不如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拥有绝对阐释权的一个象征。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何在现代经济发达的中国,要建立一个文化建制是如此的困难。
该报采访过多个有份参与改扩建的个人,他们都指出,在翻修过程中,由于政治的介入,重建计画经过多次的修订,其中有些领导更以个人名义对工程作出指点。
这些例子包括:建立一个常设展览馆,展出中共初期领导下出现的灾难,特别是大跃进运动,当中至少有2000万人饿死;客观评估文革10年历史。但这些计画统统都被中共否决。中共当局要的,就是要博物馆聚焦党的光辉历史,一如改扩建之前的博物馆。
报道引述大陆学者杨继绳指出,中共要对历史真相拥有阐释权,它担心一旦出现真相的另一个版本,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削弱。杨继绳写过一本名叫《墓碑》的作品,描写大跃进时期人民饱受饥荒的真相,但作品在大陆被禁。
对国家历史博物馆曾经撰写多篇文章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洪长泰说,中国的博物馆很少提及历史,“博物馆只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以及党希望人民所看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