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人与中西文化交流
粟特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上活跃异常,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介绍到中国,对中西文化交流上有关键性地位。此外,粟特人也在中国落地生根,甚至出任官职,著名的粟特人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他们掀起的安史之乱深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粟特人的社会与政治
从汉武帝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今甘肃省),并派遣张骞西行,开通“丝绸之路”之后,中国与中亚的联系,便日趋频繁。其中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之间的区域(今乌兹别克共和国),东汉时代被中土人士称为“粟戈”,附属在康国底下,南北朝时期改称为“粟特”,这是因为粟特人自称“Sogd”之故。住在上述地区的居民,则称作“粟特人”,算是东伊朗人的一支。
粟特地区在祆教经典《阿维斯陀》中,被称为天下第二美好之地,位居亚洲中部的交通要冲,历来受到四周强势国家,如波斯、亚历山大、康居、月氏、贵霜、西突厥和大食等王国的统治,他们始终没有独自建立国家。但因粟特地区多半由单一的外来统治者治理,使得当地仍能在外来文化笼罩下,保存自己独特的民族色彩。
由于粟特地区是星罗棋布的绿洲群,地理分散的格局,使得粟特人的社会型态,依照绿洲与城邦规模大小,分成都、城、堡,其领袖在唐代分别被称为国王、城主、大首领,七、八世纪亦分成王、主、统领三种官阶。最上层的“都”约有九个,即康、安、曹、石、史、米等国,唐代文献称作“昭武九姓”,其中又以康国居首(今撒马尔干,Samarkand,乌兹别克共和国)。在今日撒马尔干东侧六十公里处的片治肯特城(Pendzhikent,塔吉克共和国),有一处建于五世纪、毁于722年阿拉伯人战火的城市遗址,分为内城14公顷、堡寨1公顷、墓地10公顷、郊区28公顷四区,推断是中古时期粟特地区的一级城邦,可能是米国首府钵息德城。
若除去最上层的统治者,在穆格山发现的粟特文书中,念为n’β一词的“邦民”才是粟特地区的社会主体。邦民本身亦上、下有别,上层由祆主、商队主和钱庄老板的僧俗显贵组成;下层则为从事金属、陶作的工匠,小本生意的各类商贩,以及水渠劳作的浇水工。在邦民之下,还有贱民和奴隶,这两者皆属非自由人,前者指住在城外的丧葬专业户,意即“不净人”;后者是以身抵债、战争掠夺和附庸客等原因,沦落为βntk(奴)或δ’yh(婢)。
随着粟特频繁改易宗主国,城邦统治方式与结构也有变动,诸如七世纪初的突厥授与“颉利发”,并责成“吐屯”一人监统,负责当地的赋税征收,采取间接统治型态;辅以王室联姻、直接统治等手段。稍后的唐朝仍因袭间接统治原则,仅将该地区依照原来的国别,分设大宛、康居、休循州三个都督府,和南谧、贵霜、佉沙、安息、木鹿等羁縻州,由当地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实施质子制度以象征宗主权,但又赋予官位世袭、赋税版籍不用传报唐朝中央的优惠。这些臣服于外族的君主们,对内多半拥有直接统治权,并有大臣三人共商国事。仅有附属在安国底下的毕国,为一商人自治城邦,体制较为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