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和善良都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心怀善良,则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悲悯贫穷,同情弱小;心存羞愧,则能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积善行好,施恩于人。唐代诗歌中就有不少描写“羞愧之心,善良之意”的作品,无论是为官一方、造福于民的官员,还是颠沛流离、生活艰苦的士子,他们的立身行事、接人待物都表现出一种出自良知和道义的善良,出自责任和担当的愧疚,这份善良,这份愧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钦佩。
韦应物晚年担任滁州刺史期间,曾给自己的好朋友李元锡写过一首诗——《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诗歌一方面抒写了对分别一年之久的老朋友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伤感国运时势,忧虑黎民苍生。写作此诗时,诗人任职滁州刺史仅一年,这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苦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特别是这一年的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之事,乱贼称帝号秦,篡夺政权,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打探消息,到写作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多么忧虑焦急。于国家而言,京都叛乱,落入贼手,皇上逃难,下落不明;于个人而言,老迈多病,滞留他乡,自身难保,前途茫茫。诗人想辞官归田,过逍遥日子,诗人想念老朋友,共话凄凉,可是他又看到国运危艰,百姓逃亡,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来为国家分担些什么,为百姓做点什么,可又无能为力,觉得自己是白拿俸禄,问心有愧啊!换个角度想想,他要是信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哲学,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且保证也不会招致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但是,韦诗人觉得,他是一位地方官,拿国家俸禄,有责任替国分忧,有义务替民解难,最困难的时刻最需要官员,因此他内心焦急不安,他倍感惭愧。迫于形势,他也许不能做些什么,但是心存善良,心存道义,心存愧疚,对于一个封建官员来说,的确难能可贵。
白居易也是一个颇具菩萨心肠和道义情怀的诗人,从政为官,时刻把目光投向苍生大地,时刻把心思系念底层民众,视人民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视人民的不幸为自己的不幸,常常把自己的处境与百姓的不幸作对比,进而责问自己,于国于民,建树不多,问心有愧!他的诗作《村居苦寒》就充分流露出一个正直、清廉而又富于责任心的官员的矛盾心理。诗歌是这样写的:“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辛苦。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十二月,其间,白居易因母亲去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可谓不在官位,也不谋政事,但是这年冬天他所见所闻的悲惨情景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路见不平,不能拔刀相助,也要仗义执言,替农民鸣穷叫苦,问自己良知何在。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啊!可是自己呢,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冻受饿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两相比较,诗人深感惭愧和内疚,以致责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人?言外之意,非常丰富:我凭什么和受苦受难的农民如此不同?他们也是人呀,他们和我应是平等的呀?我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又能做什么?他们的不幸和痛苦,有我一个封建官员的责任啊!作为一个封建官员,能够把自己的优裕生活与农民的穷苦不幸作对比,而不是贪图安逸,追求奢华,进而扪心自问,反思不是,何其谦逊,何其真诚,又何其善良!白居易真是一位情系苍生,心怀慈悲的伟大诗人。
杜甫大半生拖儿带女,漂泊西南,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可是你看他的《又呈吴郎》,不能不叫人震撼,不能不令人潸然泪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经常来打枣,杜甫念她无食无儿,可怜巴巴,从不加以干涉,顺其自然,任凭她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打多少枣就让她打多少枣。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自己搬到了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没想到这位亲戚非常小气,非常冷漠,他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老妇扑枣。老妇赶过来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去劝告这位吴姓亲戚:你看这位老太太,孤孤单单无食无儿,几乎穷到靠扑枣为生的程度,你不但不帮她一把,反而插上篱笆,禁止她扑枣,你这不是见危不帮,见死不救吗?正因为她一贫如洗,正因为她无以为生,正因为她心怀忐忑,你反倒应该亲近她,关照她才是啊!这年代,兵荒马乱,人人自危,我们和这位老太太一样都是苦命人,生活一样难以得到保障,在关键时刻,互相帮助一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看到她度日维艰,楚楚可怜的样子,我恨不得多帮她一把,但是力不能及,倍感惭愧啊!也许能帮她的只是几株枣树,几棵枣子,而你还在为此斤斤计较,真是不该啊。你看杜甫就像一个心怀慈悲,乐施好善的慈善家,只要有可能,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穷人,并耐心劝说身边的人也加入他这个队伍,如果不能帮人一把,他会感到不安,惭愧,总像欠债未还别人一样。这就是伟大诗人杜甫内心深处人性光辉最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地方,这就是杜甫大爱无私,仁者深情的有力体现。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世人的心目中,向来是傲岸不羁,疏狂放浪,尤其是对权贵大胆反抗,无所顾忌,可是,李白在一位农民老妈妈面前,在一位热情善良、厚道纯朴的农民老妈妈面前却表现得像小学生一样谦恭拘谨,羞愧不安。你看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记叙了诗人的一次游山投宿经历:“我宿五松下,寂聊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一天,游山太晚,李白只好投宿山下一位荀姓老妈妈家里,这个夜晚,他感受到了农家劳作的辛苦,他也体会到了统治者苛捐杂税的沉重,尤其令他震撼的是,他还看到了一位农民老妈妈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的心。这位与李白无亲无故的荀妈妈,给陌生的客人李白做了一碗雕胡饭。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荀妈妈特地为李白做了一碗这样的饭,而且端进来的时候,老妈妈是跪着呈奉给李白的。在月光下,在银白的盘子里,这碗雕胡饭闪闪发光,老妈妈的热情善良深深打动了大诗人,老妈妈的艰难不易也深深震撼了大诗人,大诗人想到了当年的韩信,韩信年轻时候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李白想到,眼前这位荀妈妈就是当年的漂母,荀妈妈如此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以报答,更感到受之有愧,于是,诗人再三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这一顿山中美餐。你看,这就是另外一个李白,农民老妈妈面前天真可爱的李白,诚恳,谦逊,卑怯,诚惶诚恐,愧疚不安。李白的愧疚不安闪现出人性的光辉,也折射出农民身上纯朴、厚道、友善的美好品性。
同样是置身艰难处境,同样是面对农民的纯朴友善和热情好客,大诗人杜甫也表现得和李白一样愧疚、不安、忧虑、牵挂。杜甫的组诗《羌村三首》描写自己乱世回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中第三首着重写邻里乡亲前来探望大诗人的事情,有这样的句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中细节 “艰难愧深情”至为关键,回到久别的家里,诗人理应高兴才是,为什么却表现得如此沉重,如此愧疚呢?还是看看诗中描写的内容吧。父老乡亲听说诗人回到了家乡,纷纷前来看望,问寒问暖,关怀备至,而且各自手中还携有家酿;酒色清浊不一,他们感觉很不好意思,但又拿不出什么更好的东西来慰问久别的诗人,连连说酒味淡薄,不好意思,对不起诗人。在如此艰难岁月中还这样重情重义,的确艰难能可贵,民风之纯朴,人心之善良也由此可见。再说,这又是怎样的时代呢?安史之乱,生民离散,天下动荡,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贫民百姓,生活艰辛,杜甫妻儿寄居的这个羌村,早已是十室九空,田园荒芜,年轻人都已被抓去当兵打仗,村子里只剩下老弱病残。所以,来探望诗人的只剩下几位老人。面对如此生存艰难的处境,面对如此善良厚道的乡亲父老,杜甫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杯酒喝下去,异常艰难,饮酒歌罢,四座流涕。诗人感激父老乡亲的热情好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忧虑他们的生存处境,可是无能为力,毫无办法,自己仅仅是一个出门在外的白面书生而已,于是,诗人感到不安、惭愧,深深地愧疚,甚至让人感觉到,这杯酒来之不易,掺和血泪,诗人喝不下去,诗人似乎觉得自己对不起眼前这些贫困而可敬的人们,似乎他们的不幸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似乎因为自己未尽到责任而让他们受苦受难。这就是杜甫,心忧百姓,心念安危,苛刻于己,悲悯于人,多么仁慈,多么善良的胸怀!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把不属于自己的痛苦当作是自己的痛苦,并为此深感惭愧,总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但又什么也帮不上,除了写几句话,流几滴泪以外。这就是杜甫,心存良知和道义,怀抱同情和悲悯,关心弱势,呵护贫穷,用手中的笔抒写不平等、不合理的现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笔者每每天真设想,现代官场,为官若能人人皆有老杜菩萨心肠,人民的日子不知有多幸福。
杜甫、李白、白居易、韦应物告诉我们:人之伟大,事功显赫,学问渊博是一端;才华横溢,能力高强是一端;但是,无论地位高低,业绩大小,学问深浅,只要心存道义,心存善良,心存愧疚,时时悲悯苍生,处处关爱贫穷,那么,他就是伟大崇高的人,他就具有善良高贵的灵魂。